改革深化阶段的社会公正维护:差异与实践
本文选题:改革 切入点:公平正义 出处:《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核心动力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性与深入性,改革推动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改革推动的关键是制度的转轨与建设。在这一进程中,制度的定性需要正义的执政信念塑造,制度的定型需要公平的社会政策保障,公平正义既是制度设计的价值准则也是制度考核的规范标准。通过系统梳理习近平系列讲话中关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论述,厘清现阶段社会公正观念发展与形成的历史逻辑,分析社会公正面对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论述公正观念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特征以及多层次的现实诉求,探索在发展共享的条件下有效维护社会公正的实践路径。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ore motive force of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to deepen the continuity and depth of the reform in an all-round way. The purpose of the reform is to maintain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and the key to the reform is the transi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The qualitative nature of the system needs to be shaped by the ruling faith of justic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needs the guarantee of fair social policy. Fairness and justice is not only the value criterion of system design but also the standard standard of system assessment.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 and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ocial justice at present, analyzes the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oncept of social justice, and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ept of justice among different groups as well as the multi-level realistic demands.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path of maintaining social justice effective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evelopment and sharing.
【作者单位】: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生代农民工日常生活方式与身体实践研究”(13CSH037)
【分类号】: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康;发展中的社会公正与社会稳定[J];价格与市场;2002年06期
2 乔晓毅,褚海萍;当代中国的社会公正及其实现[J];兰州学刊;2003年06期
3 李炜光;论当代中国的平等与社会公正问题[J];中州学刊;2003年03期
4 吴筇;社会公正:不容虚置的砝码[J];创造;2004年01期
5 赵金亮,卜建华;全面小康与社会公正[J];兰州学刊;2004年01期
6 唐环;论社会公正及其实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徐友渔;腐败、社会公正和市场经济[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12期
8 王海玲;社会公正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J];中国出版;2005年05期
9 南皮;社会公正的理性追寻[J];前线;2005年07期
10 董建萍;试论加强对社会公正问题的基础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紧迫课题[J];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荣娟;施雪华;;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公正与政府责任[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琛;;应然与实然视域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公正及启示[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3 徐鸿武;;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4 陈国权;王勤;;论社会公正与政府的公共性[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5 徐鸿武;;实现社会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意义[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6 罗文东;;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7 董建萍;;三大规律视角下的社会公正问题——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8 肖陆军;;论社会公正及政府公共服务制度改革[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建磊;;民间视频推动社会公正的效度与限度分析——以近年多起网络事件为例的经验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喻泽丽;;构建和谐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观念的碰撞和利益的磨擦[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正连;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公正[N];中国社会报;2005年
2 泰州经济开发区 霍雨霞;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N];泰州日报;2007年
3 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郑鹏昊;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N];甘肃经济日报;2008年
4 新华社记者 夏文辉;让社会公正照亮全世界[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任理轩;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N];人民日报;2011年
6 任理轩;认识到位 举措得力 形成合力[N];黄石日报;2011年
7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 吴忠民;社会公正是中共执政的重要价值观[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8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刘丽萍;提高社会公正度[N];学习时报;2012年
9 记者 王珏玢;还有多少“潜规则”在牺牲社会公正[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10 本报评论员 刘章西;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N];湖北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邬巧飞;马克思的社会公正思想及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陈炜;英国税收与社会公正[D];山东大学;2012年
3 李卓;公益诉讼与社会公正[D];吉林大学;2006年
4 白石;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陆玉胜;商谈、法律和社会公正[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清;关于社会公正的哲学思考[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陈新明;从实践生成论的角度透视我国当代社会公正[D];中南大学;2008年
3 周正宏;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公正问题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黄昌洪;论社会公正[D];武汉大学;2005年
5 包世琦;社会公正问题的听证制度视角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6 王军;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社会公正[D];山东大学;2007年
7 孔祥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社会公正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王晓禹;社会和谐视域中的社会公正[D];苏州大学;2008年
9 顾业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公正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黄黎黎;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指导下的我国社会公正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15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61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