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亚国家在俄罗斯的劳务移民问题

发布时间:2018-03-20 13:22

  本文选题:中亚 切入点:俄罗斯 出处:《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俄罗斯移民局和俄罗斯统计局相关移民数据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中亚国家在俄罗斯劳务移民的数量、国别结构、性别及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和行业及地区分布进行归纳及整理,系统分析中亚国家在俄罗斯的劳务移民对移民东道国和来源国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并对俄罗斯劳务移民政策的主要方向和调整趋势进行阐述及分析。如何在吸引与限制中找到平衡点是俄罗斯移民政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ussian immigration and the Russ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related immigration data,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th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in Russia's labor migration quantity, market structure, gender and age structure, by the summary and finishing distribution and the level of education of industry and regi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on the two aspects of immigration and the host country the country of origin and in Russia and the Russian immigrant labor, labor immigration policy the main direction and trend are described and analyzed. How to find the balance point in attracting and limitation is the core issue of the Russian immigration policy to solve.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分类号】:D8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关福;独立后的中亚国家形势及其问题和前景[J];和平与发展;2001年01期

2 赵常庆;中亚国家关系现状探析[J];国际观察;2002年04期

3 邓浩;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回眸与前瞻[J];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03期

4 朱陆民;;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中的美国因素[J];新疆社科论坛;2013年02期

5 喻茗;;东欧中亚国家同西方关系的新动向[J];国际展望;1992年13期

6 刘小军;;中亚国家发展与土、伊关系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J];国际展望;1992年11期

7 刘小军;中亚国家发展与土伊关系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J];东欧中亚研究;1993年02期

8 李正乐;认识东欧中亚国家社会性质的几个方法问题[J];今日东欧中亚;1996年03期

9 郭思勉;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关系的两重性[J];和平与发展;1999年03期

10 陆南泉;蒋菁;;当今研究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关系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探索与争鸣;2014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作葵;哈总统主张分阶段建立中亚国家联盟[N];人民日报;2008年

2 记者 陈志新;伊朗深化与中亚国家关系[N];人民日报;2010年

3 杨成;中亚维稳须抛弃“大博弈”老调[N];文汇报;2012年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赵常庆;加强人文交流 构建和谐中亚[N];中国民族报;2007年

5 ;欧盟新中亚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6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成;中亚地区复合权力架构正在形成[N];文汇报;2012年

7 陈俊锋;中亚国家走多元务实外交之路[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陈慧稚;俄美加速竞争中亚地区[N];文汇报;2012年

9 王怀成;欧盟加强与中亚能源合作关系[N];光明日报;2007年

10 王仲春;进一步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N];学习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壮志;国际新格局中的中亚五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于海波;后冷战时期俄美中三国中亚政策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碧;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大国中亚博弈[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2 谭璐;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中亚因素[D];外交学院;2016年

3 刘治海;俄罗斯的中亚外交:政策、实践与挑战[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维维;欧安组织在中亚的活动与影响探析[D];新疆大学;2016年

5 杨倩;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蔡力敏;论文化因素对中亚国家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Shabikov Eldiiar;冷战后土耳其对中亚国家的外交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8 阿密娜;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3年

9 马翠翠;欧盟与中亚国家关系的新发展[D];新疆大学;2012年

10 赵垒;冷战后的中亚局势及对中国战略安全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39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639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a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