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现代性的样态与特质

发布时间:2018-03-21 07:23

  本文选题:中国 切入点:现代性 出处:《科学社会主义》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现代性的获取及发展途径独具特色;其样态可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六个维度加以观察;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观这三大要素决定中国现代性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要素构成;中国现代性的特质在于其能够消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异化病症,并最终与马克思恩格斯构建的新现代性相契合。
[Abstract]:The way of obtaining and developing Chinese modernity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ts appearance can be from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well-off society, The three elements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the socialist road, an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determine that China's modernity is determined by prosperity, democracy, civilization, harmony, freedom, equality and justice. The essence of Chinese modernity lies in its ability to eliminate the alienation of capitalist modernity and finally coincide with the new modernity constructed by Marx and Engel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的特征(上)[J];河北学刊;2005年05期

2 边飞飞;;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现代性的构建[J];世纪桥;2010年03期

3 朱建平;;中国现代性构建的路径选择[J];人民论坛;2011年05期

4 王蕾;;民国时期的月份牌广告画——从消费主义到中国现代性想象[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张法;;中国现代性以来思想史上的五大观念[J];学术月刊;2008年06期

6 陈家琪;;为什么偏偏是德国?——评《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J];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01期

7 殷玉洁;;中国现代性起源探究——基于中西方文明的比对[J];理论与改革;2014年03期

8 路国正;;中国现代性精神传统的观念谱系——评《观念史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9 王华岗;胡蕊;;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现代性[J];理论参考;2007年10期

10 杨春时;;未完成的中国现代性:启蒙主义还是后殖民主义[J];粤海风;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中起;;和谐社会构建与中国现代性的实践——兼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家琪;;为什么偏偏是德国?——读《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弘政;姜晓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本质新探——以近一个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为中心[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法;走向一种研究现代中国的新范式[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寻发展共识[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3 万里;“中国现代性”的艰辛梦寻[N];光明日报;2004年

4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江湄;《中国的冲击》的冲击[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 刘春田;知识产权制度与中国的现代性[N];法制日报;2012年

6 记者 李晓辉;世界需要中国中国无需统治世界[N];经济参考报;2010年

7 ;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N];文汇报;2008年

8 张法;全球化/本土化语境下中国艺术学的新思维[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衡阳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成宇霞;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的理论创新[N];衡阳日报;2009年

10 刘云生;汪晖与中国现代性“双重说”[N];文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薛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性[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英伟;社会工程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9年

3 欧拉迈;西方现代性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中国现代性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昕;近代以来中国话语建构的演进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健;东方元素与世界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倩;试论“中国方式”在当代艺术中的演进[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42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642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1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