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论苏维埃共和国与立宪会议的解散——兼评“十月革命虚无论”

发布时间:2018-03-30 03:08

  本文选题:年革命 切入点:二月革命 出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苏维埃共和国是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产物,立宪会议是二月革命遗留给十月革命的负政治资产。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召开立宪会议是为让人民群众认清被立宪民主党、右派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把持的立宪会议的反革命本质;其最终解散立宪会议是因为,立宪会议成为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夺权的政治工具,苏维埃共和国是比立宪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更高的民主形式;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利益高于形式上的民主制。历史表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党把持的立宪会议及其相关政治活动只不过是一场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政治闹剧,被历史洪流冲毁是不可避免的。
[Abstract]:The Soviet Republic was the product of the great October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the Constituent Assembly was a negative political asset left over by the February Revolution to the October Revolution. The counter-revolutionary nature of the constitutional assembly controlled by the Rightists Social Revolutionary Party and Menshevik, which was eventually dissolved because it became a political tool for the bourgeoisie to seize power from the proletariat. The Soviet Republic is a higher form of democracy than a constitutional bourgeois republic; the interests of the proletariat and the people prevail over formal democracy. The constitutional conference held by the bourgeoisie and the petty bourgeoisie 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ir related political activities are nothing more than a political farce against the historical trend, and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y will be destroyed by the historical torrent.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
【基金】:201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的历史演进研究”(13JZD002)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培育项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年鉴”(ccnu15z2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7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蒲国良;论苏维埃体制的历史地位及其实践教训[J];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01期

2 杨会清;苏维埃选举运动的政治功能分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03期

3 许静;论苏维埃宪法大纲与新中国宪法的传承关系[J];求实;2005年11期

4 陈联璧;苏维埃联邦制问题新探[J];苏联东欧问题;1990年05期

5 房广顺;浅析列宁全世界苏维埃共和国的思想[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6 程玉海;;一个被遗忘的苏维埃共和国——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和意义[J];国际共运史研究;1990年01期

7 齐瓦诺夫;高远;;苏维埃联邦的未来是什么?[J];今日苏联东欧;1991年02期

8 王晓敏;苏维埃联邦制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9 秦德占,蒲国良;论苏维埃民主的历史意义及实践教训[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0 蒲国良;;十月革命与苏维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国华;;苏维埃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初探[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陶庆;;马克思主义政党早期执政方式中的宪政思想——“俄共(布)党团——苏维埃”政制的嬗变与改革[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余军;;“鹤峰苏维埃银行伍佰文”铜币券木质印版几个问题分析[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一期[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建平;邮品拍卖插赤旗[N];中国商报;2002年

2 王志荣;弥足珍贵的苏维埃代表证[N];中国艺术报;2002年

3 芮从东;苏维埃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4 刘孚威 余伯流;治国安邦的预演 民主新政的初探[N];江西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杨禹;红色梦想从这里起步[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宋任穷同志的儿子 宋京波;充分体现红土地的历史责任[N];江西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倪迅 新华社记者 翟伟;建国纲领:新中国不实行联邦制[N];光明日报;2001年

8 闫永雪;历史的丰碑[N];中国档案报;2001年

9 特约通讯员 杨荣彬;走近“瑞金模式”[N];江西日报;2001年

10 郑海滨 陈宇;伟大的创新[N];中国档案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开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社会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臧继良;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建国构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2 臧继良;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建国构想专题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亿祥;从农民协会到苏维埃: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民革命的历史发展[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4 喻方洲;“波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兴起背景探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晓蔓;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李海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普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佳婕;中央苏区宪政立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84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684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8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