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离婚率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本文选题:离婚率 + 空间格局 ; 参考:《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10期
【摘要】:婚姻是人口再生产必要的社会关系,维系着社会的安定和谐,而离婚的空间特征是社会地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05-2014年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离婚率变化为数据源,结合传统数理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探究其空间依赖性与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14年间地区间离婚差异不断缩小,离婚水平空间分布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异态势;(2)地区间离婚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是由地理邻近和网络社会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地区间离婚现象的高低分异与特定地理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等因素有关;(3)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及家庭规模的增加对离婚起到显著的影响;失业率的增加及城乡收入的加大对离婚起到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全球化、性别比的增加、家庭负担对离婚的影响为负,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Abstract]:Marriage is the necessary social relationship for reproduction of population and maintains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ivorce are important issues of social geography. This paper takes the change of divorce rate in 31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districts) in mainland China between 2005 and 2014 as the data source.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the spatial dependence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patial dependence are explo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divorce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was shrinking from 2005 to 2014,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vorce level showed a trend of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north, south and south. The significant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of divorce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was the result of the joint effect of geographical proximity and cyber-social space.The difference of divorce between regions is related to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of a particular geographical area. (3)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level of education, etc.The increase in Internet penetration and family size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divorce; the increase in unemployment and incom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had a positive, but not significant, effect on divorce; globalization, the increase in the sex ratio,The impact of family burden on divorce was negative, but it failed to pass the significance test.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55)~~
【分类号】:D66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如何看待离婚率上升?[J];民政论坛;1995年05期
2 李艳飞;;离婚也要看市场——中美离婚率比较分析[J];书摘;2005年01期
3 李艳飞;;离婚也要看市场——中美离婚率比较分析[J];心理世界;2007年01期
4 ;小议中国离婚率[J];Women of China;2010年04期
5 刘双庆;;再婚老年人为何离婚率激增[J];新天地;2010年12期
6 ;中国/高离婚率给教育带来冲击[J];现代妇女;2000年02期
7 ;台湾离婚率冠亚洲[J];侨园;2000年01期
8 王宗仁;;说离婚[J];金秋;2002年10期
9 惠明;;把日子过好[J];北京工人;2000年09期
10 ;农村离婚率远高于城镇[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汝展;张敬悬;翁正;;山东城乡人群离婚率及相关因素的研究[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2 郭孝义;;对我国离婚率上升的原因浅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邓文兴;;从社会学的视角透视农村离婚现象[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夏军 ;曹峰;;离异莫忘育幼苗[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5 沈美华;;离婚的消极后果及其干预对策[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6 陈钊;陆铭;吴桂英;;经济转型中的婚姻家庭与女性就业:对相关事实的经济学理解[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俞立严;上海女学者让中国离婚率减半[N];东方早报;2007年
2 记者 尤佳;全省离婚率持续走高[N];发展导报;2007年
3 本版编辑邋李刚 郑晨 高穗生 胡娅妮 王旭阳;“试离婚”,能降离婚率?[N];人民日报;2007年
4 刘彦宏;哈尔滨市离婚率呈上升趋势[N];中国社会报;2006年
5 方舟;英国:结婚率降至最低 离婚率越来越高[N];中国社会报;2008年
6 ;伊朗开网络“婚前课”[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谭浩俊;离婚率逐年上升的原因何在[N];西部法制报;2011年
8 记者 张沼婢;高离婚率下 爱情如何回归[N];泉州晚报;2011年
9 杨燕明;“离婚率十年递增”不宜过度解读[N];中国商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樊万朝 张晨;外出务工者离婚率升高亟待重视[N];新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雯莉;劳燕分飞为哪般?[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学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离婚率嬗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闫羽鹏;中国转型时期高离婚率问题论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柴俊琳;河南省城乡离婚问题研究(1978-2000)[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莹莹;中国转型期经济开放对离婚率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5 胡巧娅;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人口的离婚态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35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735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