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阶层关系演化、经济增长影响及制度渊薮——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
本文选题:阶层关系 + 经济增长 ; 参考:《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08期
【摘要】:本文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视角,研究了1978-2013年中国阶层关系的演化,并据此分为SSA1和SSA2两个阶段,发现SSA2阶段存在强资弱劳、低个人收入-高国家积累、财权与事权的错配、积累和投资主体错位、金融侵蚀产业资本利润、劳动分化问题。经过统计分析,发现SSA2阶段中国的劳资关系对经济增长由SSA1阶段中的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其他阶层关系对劳资关系的影响由不显著变为显著。制度原因包括国企改革、社会福利改革、大规模投资和城市化战略、金融垄断、劳动者福利二元化等。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stratum relationship from 1978 to 2013, and it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SSA1 and SSA2.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two stages in SSA2 stage: strong capital and weak labor, low personal income and high national accumulation, mismatch of financial power and administrative power.Accumulation and investment subject dislocation, financial erosion of industrial capital profits, labor differentiation.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in SSA2 stage,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labor relations on economic growth has changed from promoting function in SSA1 stage to restraining effect, and the influence of other stratum relations on labor relations has changed from not significant to significant.The institutional reasons include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social welfare reform, large-scale investment and urbanization strategy, financial monopoly, dualism of labor welfare and so on.Finally,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同济大学市场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项目号:201506260016)资助
【分类号】:D6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贫富差距与当代中国阶层关系[J];内蒙古宣传;2000年05期
2 青连斌;劳动合作和利益共享是我国现阶段阶层关系的主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06期
3 樊平;关注农村阶层关系的新变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09期
4 樊平;;当代中国阶层关系的新特点[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5 刘军;张志胜;;论构建和谐阶层关系[J];行政与法;2006年08期
6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 推动和实现全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J];党建研究;2006年09期
7 周晨虹;;近年来关于阶层关系问题的研究述评[J];唯实;2007年02期
8 何蕊蕊;;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关系的变迁与失衡[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年02期
9 马用浩;;和谐阶层关系何以可能[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5期
10 杨波;;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发展的文化协调机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凤华;新时期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研究列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N];科技日报;2007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陆学艺;让阶层关系更加和谐[N];北京日报;2008年
3 陆学艺;让阶层关系更加和谐[N];鞍山日报 ;2008年
4 记者 彭莉;市工商联系统:促进各阶层关系和谐[N];闽西日报;2010年
5 郭伟;对新的社会阶层问题的探讨[N];新乡日报;2007年
6 本报赴京记者 孙博;拓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渠道[N];各界导报;2008年
7 钟德彪邋陈俊雄;团结新的社会阶层凝聚发展力量[N];闽西日报;2008年
8 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所 社会管理研究中心 高勇;协调阶层关系,是社会政策的调整重心[N];北京日报;2009年
9 赵甘阳;努力促进“五大关系”和谐[N];广西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万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序参与 民主政治建设渠道有待拓宽[N];陕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军;阶层文化的冲突与整合[D];复旦大学;2008年
2 周春燕;公正世界信念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与社会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雪;偏移与归属:中产阶层主观阶层认同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2 杜姣;中国发达地区农村阶层关系的建构逻辑[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王通;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中产阶层形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4 杨华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促进阶层和谐的实践及其基本经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晨行;现象与态势: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6年
6 邵红蕊;我国社会转型期青年阶层固化与政治稳定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曹维斯;上海中产阶层的媒介素养与阶层身份自我认同[D];复旦大学;2008年
8 戴德超;当代中国新的社会阶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王虹;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中产阶层培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好军;中国共产党对富农阶层的认识及政策演变[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41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74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