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本文选题:习近平 + 治国理政 ; 参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04期
【摘要】: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拓展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向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跃迁,而且归结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四个正确"。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高度重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与依靠力量,实际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力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总力量的"四个总"。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战略在民族复兴中国梦引领下阐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对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主题的创造性回答,丰富和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主题的回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了民族复兴理论的新阶段。
[Abstract]:Xi Jinping's new concept of governing and managing affairs extends the socialist road, theory and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the road, theory, system, culture, from road, theory, system confidence to road, theory, system and culture "four self-confidence" transition.And it comes down to the "four right" of the road, theory, system and culture.Xi Jinping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leading and relying forces in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ctually put forward the "general for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ming the general basis, general task, and general layou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four heads" of the total power.Under the guidance of Chinese Dream, the new strateg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managing political affairs of Chinese Dream, led by Chinese Dream, expounds the "four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layout, and revolves around what kind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will be achieved.How to realize the creative answer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nation as the basic them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enrich and develop the answer to the fundamental them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advanced to a new stage of the theor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研究”(项目批准号:14AKS005)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5JZD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文昭;;国际视域下的“中国梦”[J];领导之友;2009年05期
2 卢春山;;为中国梦自主自觉地奋斗[J];红旗文稿;2012年24期
3 鲁薇;;“美国梦”与“中国梦”[J];北京观察;2012年12期
4 周天勇;;如何实现十几亿人的中国梦[J];民主与科学;2012年06期
5 叶再春;;“中国梦”随想[J];前线;2013年01期
6 程曼丽;;“扒粪”之后需要什么?——兼谈“中国梦”[J];新闻与写作;2013年01期
7 翁淮南;张少义;陈方;冯静;王慧;;畅想中国梦 实干兴邦国——中国梦的十度空间[J];党建;2013年02期
8 朱继东;;“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J];党建;2013年02期
9 本刊编辑部;;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J];理论导报;2013年01期
10 由佳田;;“中国梦”开创社会文明新境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儒杰;;发展与公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价值取向[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韩庆祥;王海滨;;中国梦:根本前提、精神实质和实现路径[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3 许志功;;以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方晓;;“中国梦”与中国外交:世界贡献 中国打造[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5 李德顺;;中国梦的主体性意蕴[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6 熊炜;;围绕中国梦思想,推进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研究[A];第五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吴旭;;扭转软实力逆差,打造“中国梦”[A];公共外交季刊2010夏季号(总第2期)[C];2010年
8 陈承明;;论老年人的“中国梦”[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9 廖大伟;;振兴中华:孙中山的中国梦[A];近代中国(第二十三辑)[C];2014年
10 昝瑞礼;;中国梦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新萍;“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张骏 王海燕;“中国梦”触动了我们内心激情[N];解放日报;2012年
3 本报评论员;唯有实干,才能实现中国梦[N];湖南日报;2012年
4 邓佑标;“中国梦”,我们一路追逐[N];解放军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夏斌;“中国梦”必将成为时代强音[N];解放日报;2012年
6 本报编辑 杨凯;实干让“中国梦”更美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7 本报特约评论员 外交家 吴建民;世界也需要“中国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8 新华社记者 慎海雄;奋进,,实干兴邦激扬“中国梦”[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9 整理 李庆英 张记合;“中国梦”是历史自觉,是责任担当[N];北京日报;2012年
10 记者 张磊;同频共振中国梦[N];湖北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阳;“中国梦”的和平发展意蕴[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娄银梅;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秋山;“中国梦”的理论渊源与内涵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2 韩校;“中国梦”学理框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晓波;中国梦及其实现方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李娇;习近平的“中国梦”解析[D];渤海大学;2015年
5 闫新鸽;中国梦的大众指向与大众化路径[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邱启光;中国梦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逻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春娴;中国梦及当代价值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8 吴玉洁;“中国梦”视域下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9 向鹭娟;“中国梦”的逻辑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娅丁;中国梦实现过程中人民主体地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48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74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