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崛起中的中国与大国关系的博弈分析-中美、中俄、中欧关系探究
发布时间:2015-03-26 11:37
摘要: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为了在强国林立的世界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各国都努力的调整着与各国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以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的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各国之间由于竞争而产生的冲突同样是不可避免的;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中美关系更加扑朔迷离;中俄关系相互猜忌;中欧关系摸索中前进。
关键词:中国崛起;和平与发展;大国博弈;关系走向;中国国际关系论文
关键词:中国崛起;和平与发展;大国博弈;关系走向;中国国际关系论文
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为了在强国林立的世界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各国都努力的调整着与各国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以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的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各国之间由于竞争而产生的冲突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怎样在平衡竞争与合作在国家关系中的地位,以谋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国家,但同样也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处理与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尤为应当小心谨慎。以下就是我对当今世界各大国之间关系的一个浅薄理解,其中以中国与各国关系的阐述为重,并附以与中国利益紧密相关的各大国之间关系的概要。
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21世纪。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伴随着东欧巨变和苏联的解体,以意识形态差异为主导的冷战结束了,世界格局正在迅速转变。意识形态的矛盾已经淡化(虽然并没有彻底消除),其它方面的矛盾便突显出来,如经济利益矛盾、国家及地区的安全问题、宗教矛盾、文化矛盾等。这些矛盾将势必主导新世纪的国际关系。各个国家(尤其是全球性的大国和地区性的大国,因为世界政治本质上还是大国政治)都要审时度势,为自己做新的定位。
1、中美关系更加扑朔迷离
对中国的微笑外交后短短的2个月过去之后,奥巴马倾刻变成了一匹狠毒的狼。2009年11月奥巴马总统访华时,游长城,看故宫,大家倒觉得他是蛮不错的。可由于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中美交锋,抑或是为了拿台湾军售来压中国制裁伊朗发展核武,小心眼的奥巴马开始对中国深怀不满,连连发动了触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四轮攻击,中国也迫不得以地还以四项反击措施,和以成功的反导试验等进行报复。现在,美国是不是在用遏制前苏联的办法来对付中国:整个战略就是打击朝鲜、伊朗,进驻阿富汗、挑动菲律宾、越南占领中国南海岛屿,支持日本、印度与中国对抗。美国基本战略似乎是:一是在东亚,美国售台武器后,是否还会以其它花招来破坏两岸和平关系。朝鲜问题在美国的战略中,只是控制东亚遏制中国的一个武器。二是对现在印度占领中国的藏南地区,只要中国坚持与印度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再配以必要的军事压力,再有巴基斯坦的牵制,印度不一定会像1962年那样敢于贸然发动战争。但印度也是个大国,在中国有危难时,或自认军事力量比中国强大得多时,可能会冒险侵略西藏,瓜分中国领土。三是在西亚,美国继续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以打击恐怖分子为名发动战争,进而控制阿富汗、搞乱巴基斯坦,切断中国与中东能源供应的陆路通道;军事打击伊朗,在伊朗建立亲美国政权,完全控制中东的油气资源;在阿富汗建立反导系统,威胁中国西部安全,与东海相呼应。问题在于:美国一旦发动伊朗战争,必将极大地消耗美国的力量。俄罗斯、欧盟将会借机崛起,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将一去不复返。当然,中国要密切注意美国在阿富汗的动向,防止美国利用中亚搞乱新疆,窥视西部地区。四是有关C型包围圈中的台湾、马六甲海峡、缅甸和巴基斯坦。其中台湾问题悬而不决,马六甲海峡极易被美国封锁,只有缅甸和巴基斯坦还没有完全被美国控制,之后美国会不会加大力度搞掂这两个国家。五是更进一步,美国极有可能会破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常运转,以扰乱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进程。2011年东南亚形势不会出现对中国不利的地缘政治重大安全问题,只是能不能防止美国通过金融手段,搞乱东南亚经济形势,进而打击中国经济的发展。六是在中国北方,蒙古基本上对中国无威胁,只不过,鉴于历史上蒙古曾是中国的一部分,现在内蒙古又比蒙古富裕得多,所以有人希望与中国统一,有人害怕被中国统一。害怕被统一的蒙古,指望美国日本帮助它牵制中国和俄罗斯。除此之外,中国与日本领土争端问题,发展状况如何,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中美关系会有二种可能:(1)互不退让。中美经济关系后退,美国失去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失去部分中国市场,失去中国在世界重大问题上的配合,因对抗中国还会消耗大量资源。中国会失去美国部分消费品市场,因反抗美国的遏制也会消耗大量资源。开始时,法国等一些国家会跟着美国起哄,中国不得不收缩战略防线,巩固与非洲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经济发展或会有所减慢,人民币世界化步伐受阻,但只要中国顶住美国的几轮围攻后,反华阵线就会自然瓦解;(2)互有退让。如美国降低售台武器性能,不实质支持达赖和热比亚的分裂活动,减缓对中国的反倾销制裁,降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调门,保证中国的原料和能源畅通等,而中国协助美国解决朝核问题,降低反对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不继续对美国农产品事实反倾销调查,适度提高人民币汇率。但在人民币过快升值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不能退步。
2、中俄关系相互猜忌
中国与前苏联因同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在建国第二天苏联就承认中国的合法性,后来因苏联想控制中国不得以而交恶。苏联刚解体时,不少俄罗斯人天真地认为俄罗斯等国按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方子改革,很快将是一片光明。结果上个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一半,1989年其GDP是中国的2倍多而10年后却仅为中国的1/3。不少俄罗斯学者认为:新自由主义政策使俄罗斯倒退了20至30年。在远东地区,近年许多“有能耐”的当地居民纷纷迁移到俄罗斯欧洲部分安顿下来。远东地区人口大幅下降,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与中央及其它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薄弱。俄罗斯高层前所未有地意识到:如果再不重视远东地区,任由该地区“落后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近几年俄罗斯经济有所恢复,70%的增长来自外部因素,主要是石油涨价、出卖资源和军火走俏所致。因此,俄罗斯政界和人民都在对美国推销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反思。在国际关系方面,俄罗斯进一步抗衡西方的战略挤压,特别是北约东扩。俄格冲突表明俄不会牺牲战略底线,但不寻求同西方的对抗,不会回复到冷战时期。
据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25日报道,俄罗斯猎头网站SuperJob.ru调查中心2010年1月中旬对2000名俄罗斯公民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称:中国位居俄罗斯人认为最友好国家的榜首,美国仍像从前一样是俄罗斯的主要敌人。美国对中俄极尽离间之能事,只要美国不完全放弃遏制俄罗斯的战略,俄罗斯就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俄罗斯也有再次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之梦,美国决不会放弃对俄罗斯的遏制。中俄的立场会在上合组织内部得到协调和巩固,目前俄罗斯可能是在中美之间获取最大利益来发展经济。
3、中欧关系摸索中前进
欧盟的战略地位有所上升,国际参与力度进一步增强。中欧属于战略伙伴关系,尽管中间曾经出现过一些摩擦和波折,但中欧关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是客观存在的,尽管中欧有摩擦,但是双方贸易上的互利合作仍然存在。
欧美是有事实上不同点的,比如,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欧盟当时是反对的。原因有三:一是美国当时单边主义和军事手段是非常强硬的,欧盟不赞成单边主义。二是当时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没有经过联合国授权,所以从根本上讲美国打伊拉克是否合法人们是要质疑的。三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还有更大的战略谋划,与欧盟和其他国家的利益并不吻合,欧盟和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方面的分歧一直是存在的。针对欧盟企图改弦更张,另起炉灶的作法,美国意图在报复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的不作为。然而,对中国外交总体来讲,欧盟是不可忽视的,欧盟这些年来一直在推动一体化发展,可以见到欧盟一体化进程又往前走了一步。这还有一个背景,就是欧盟这些年不断在世界上抛出各种理念,很多新理念是从欧洲产生的,我们应关注欧盟在观念,在理念,在概念方面提出来的很多问题。“中国应是欧盟的战略盟友和贸易伙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欧盟和中国的关系是全方位的,中欧互相把对方看作战略伙伴,这使得双方在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有愿望也有平台进行合作。“在华的欧盟企业将继续加大对中国的投入,一些企业正着手准备下一步投资战略和市场扩张计划”。遇到“中国规模大”难题的人不只奥巴马一人,欧洲的领导人近来也与北京争吵不休,欧洲和中国之间最棘手的议题是武器禁运问题。中国已经表态:中国只是要有一个政治姿态,因为中国已经是军事强国,所以要的不是武器而是面子。
参考文献:
[1]《亚太地区形势变化及走向》杨伯江、席来旺、尚前宏著,《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期。
[2]《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布兰特•斯考克罗夫特著,新华出版社。
[3]《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4]《情感地缘政治学》[法]多米尼克•莫伊西著,姚芸竹译,新华出版社。
[5]《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美]塞缪尔•亨延顿著,新华出版社。
[6]《美国东亚战略面临结构性挑战》沈逸著,东方网-文汇报。
[7]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沈大伟2001年10月10日在京座谈时的谈话。
[8]《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邢悦詹奕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9]《国际关系学》蔡拓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10]《国际关系史》刘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11]《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熊玠著,余逊达张铁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12]《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体系中的冲突与合作》弗雷德里克•皮尔逊、西蒙•巴亚斯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3]《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苏国勋张旅平夏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全球化与美国:安全利益的冲突分析》刘胜湘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5]《全球化与价值冲突》程光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文编号:18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8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