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当代世界经济形势下的中美经济关系博弈

发布时间:2015-03-30 09:24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形势,中美经济关系博弈,国际经济关系论文
 
    一、浅谈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格局。其基本特点是:美国保持其领先地位;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日本、东亚经济合作加强;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饱受战争创伤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百废待兴,美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世界经济出现单极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实力增长迅速,美苏两大势力相互抗衡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一极独大的单极格局一度恢复。欧盟东扩使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日本经济复苏,东亚经济合作加强,世界经济格局呈现由多个力量(国家)或力量中心(国家集团)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决定的趋势。
    中国领导人最早提出并积极倡导世界多极化。毛泽东在会见一些西欧国家领导人时,曾多次阐明中国支持西欧联合自强、共同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的重要思想。邓小平明确指出世界走向多极格局的趋势,“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中国算一极。”中国共产党最近的几次代表大会都强调了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看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领导人通过与中国领导人签署的双边声明和上海合作组织文件多次肯定多极化。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强调,俄罗斯将致力于建立平衡的多极化世界,希望国际社会所有各方的利益都能受到尊重。
    亚洲、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强烈主张世界多极化。2002年《亚洲议会和平协会重庆宣言》指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继续发展,但世界和亚洲形势仍面临许多挑战,各国应充分尊重多样性的现实,谋求多样化发展,在区域合作、团结互助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2007年“美洲玻利瓦尔替代计划”成员国玻利维亚、古巴、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以及加勒比地区其他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召开首脑会议,共同探讨如何推进“多极化的无帝国主义干涉的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二、中美经济关系
    前言-----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中美关系是世界关系的重要轴心,中美关系中经贸合作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不仅对彼此自身,而且对世界范围产生极大影响。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德国商报》发文指出:如果美国和中国发生冲突,那将给两个社会造成消耗并危及世界和平。我认为这是最后通牒式的现实主义。它要求两国在关键问题上持续合作,不要对短期关键危机进行激烈争论。
    一、美国的经济战略考量
    “对亚洲的长期稳定和美中关系来说,最糟糕的情况将是两国进入一种不断变本加厉地互相妖魔化的状态。不仅如此,在两国在各自国内都面临困难之际,遵循这种路线的诱惑很可能越来越大。”
    中美经济关系是最为现实利益的双边关系之一,直接影响到两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奥巴马总统邀请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从两国元首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看出,经贸议题较为突出,逼迫人民币升值的主观意愿尤为强烈:“中国将继续加大力度扩大内需,促进服务部门的私人投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将继续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众所周知中国是美国国债第一持有国,美国已经变相令欠债缩水,一方面不断催促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就是施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拼命印美元,直接造成了中国与世界的通胀压力。美国不负责任的将美元贬值,而且将美元输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目的却是减轻其自身的债务压力。在可预见的未来,人民币的升值是必然的,美国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本质上是不会改变的,虽然“美国将重点减少中期联邦赤字,确保长期财政可持续性,并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
    这仅仅是文字上的妥协,如“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这是模糊概念,如同过去《中美联合公报》的“一中”政治概念,进行含糊表达,表面上支持中国,而私下对台军售依然进行。中美地缘政治博弈依然会常态、量化,美国发展国内军工企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也是不会改变的,对台军售,对南亚印度,以及对亚洲各国的军火出售不会停滞,一方面减轻国内经济负担,另一方面通过军售掣肘中国经济发展。今后经济关系避免不了出现既遏制又合作的态势,“合则两利,斗则俱亡”实属外交辞令,并不能改变美鹰派几十年来的冷战思维,因此“斗而不破”“斗智斗勇”“着重经济、军事摸底”的情况必然延续。
    二、中国的经济战略思维
    中国为缓和中美贸易摩擦,历史上都做出了不懈努力,胡主席访美期间,两国经贸关系升温,中美签署450亿美元订单,而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是复杂的,中国为美国提供了优质廉价的产品,此外中国无意追求贸易顺差。订单外交并不会满足美国的贪婪性,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头轻易不会调转,美国的出口管制体系,也丝毫不会放松,短期内美国不会发生争执,但中国须做好摆脱美元依赖,逐步减持美国国债,减少民众财富损失,积极发展对欧经济。
    “政治现实主义意识到政治行为中道德的重要性。它也同样意识到成功的政治行为与道德要求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它不愿意通过使政治事务中显而易见的事实看上去比实际情况更具道德满意度,和使道德法则看上去少些严厉的政治意味来掩盖或抹去政治与道德的矛盾,从而将二者的关系模糊化。”在道德要求与政治行为的矛盾中,美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现实利益。
    “在这样的货币格局和政治格局里,天生地存在着两个不协调的基本方面,到70年代,那两个不协调方面终于破坏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方面美元作为储备、交易,干预性货币的作用,扩大了美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使他在执行外交政策或管理国内经济时,无须顾虑他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另一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不能让美元贬值,改变美元与其它货币的汇率,以改善自己的贸易和国际收支地位。”在平衡贸易逆差中,美国让美元贬值的意愿会有持续性政策。
    简而论之,与美国既要发展经贸关系,又要以战略眼光看待经济冲突,力争不破大局,扩大共识和利益交汇点的同时,不卑不亢的制定相应反遏制策略,警惕美国的“大棒加胡萝卜”外交政策,和美国这类现实主义国家打交道,也不得不遵循利益至上的原则。马克思认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不论矛盾多么突出,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的主流还是合作发展,但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本文编号:18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8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e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