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联盟的实质_《河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威尔逊与国际联盟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南大学》 2010年
威尔逊与国际联盟关系研究
尹保丽
【摘要】: 一战后创立的国际联盟,与美国总统威尔逊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威尔逊呕心沥血,为国际联盟的创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威尔逊是国际联盟的重要创始人,也是美国外交政策转变时期的决策者和执行人。在威尔逊的领导下,美国放弃了孤立主义外交传统主导下的中立政策,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积极策划战后世界新秩序。威尔逊的国际联盟草案集中体现了他用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塑造国际秩序的观念,那么他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试图从洛克古典自由主义、《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遗产对威尔逊自由主义国际政治思想的影响,以及美国例外论和使命观对威尔逊自由主义国际政治思想的塑造来论述。 威尔逊的国际联盟思想是在一战中和战后形成并不断完善的,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详细阐述了威尔逊国际联盟草案的形成过程和内容。在分析威尔逊国际联盟草案时,结合威尔逊的自由主义国际政治思想,指出它体现了民主原则、民族自决原则、道德原则、集体安全原则和平等原则。 威尔逊是国际联盟的主要创立者,但他并不是国际联盟的独创者,当时英国、法国从本国利益出发,都制定了国际联盟方案,一些杰出的政治家法学家也撰写了国际联盟计划。文中用比较史学的方法,分析了英国、法国的国际联盟计划与威尔逊国际联盟草案的异同。巴黎和会是英、美、法、意、日几个大国关于战后世界安排的博弈,国家实力决定了每个国家都不会完全实现自己的愿望,只有相互妥协才能达成一致。本文解析了威尔逊在国际联盟问题上,与英、法、意、日等国的斗争与妥协,最终达成的国际联盟盟约与威尔逊的设想有所不同。 虽然威尔逊为国际联盟的创立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美国并没有参加国际联盟。本文认为美国国会拒绝批准是其直接原因,又从美国的实力和外交传统深入分析,认为美国没有做好领导世界的准备是其深层原因,接着文章指出,这与威尔逊固执的性格、当时的党派斗争和孤立主义情绪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文章最后一部分对威尔逊与国际联盟的关系做出评价,首先从威尔逊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联盟,准备国际联盟草案,起草国际联盟盟约以及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角度阐述了威尔逊对国际联盟做出了杰出贡献;其次分析了威尔逊国际联盟的实质是他试图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国际新秩序;最后总结了威尔逊国际联盟的影响,它不仅构成了国际联盟的主要内容,而且对联合国的创建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7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姗珊;双层博弈视角下的美国国联盟约之争[D];南京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秀敏;;威尔逊的理想主义述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J];世界历史;1989年02期
3 李铁城;联合国宪章与国联盟约的历史比较[J];世界历史;1992年05期
4 杨彪;威尔逊的史观及其对政策的影响[J];世界历史;1994年06期
5 王延庆;;史末资与国际联盟[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张镇强;张发坤;;美国未能参加国际联盟原因浅析[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7 韩瑞;;威尔逊外交思想对20世纪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J];理论界;2008年06期
8 代兵;威尔逊与洛奇的对立:美国外交思潮的分化与交锋[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陈必录;略论国际联盟[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10 毛锐;近10年来国际联盟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家伟,龚松柏;交通运输与中日甲午战争[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郑大华;王敏;;欧战后中国知识界对建立国际联盟的思考——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龙长安;高力克;;联邦制、国家统一与两种话语之争——对近代中国联邦制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4 刘杰;;摇摆与孤立:“九一八”后美国远东政策的考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周军;略论1938年美英互惠贸易协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余婷婷;;美国文化的永恒主线——浅谈美国对外扩张的基本特点及表现形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7 李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海军的发展变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张爱民,何建军;美俄矛盾与门罗宣言的产生[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9 胡玉霞;;新视阈下的美国和平队评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臧运祜;20世纪前半期的中日美三角关系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林;;权力的制衡与积极的自由——美国1965年“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制定及实施过程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林钟高;徐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价值分析与国家利益的调整——基于国际制度合作论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4 何晓星;;再论中国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仇华飞;朱振娟;;论诺克斯计划的得失[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6 申晓若;杨一帆;;20世纪40—50年代美英对于国际经济霸权的争夺[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陈印昌;;浅析中国在联合国托管理事会成立过程中的作用——以旧金山会议为中心的考察[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7年
8 马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坦克兵种的滞后[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9 毛水水;;略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行政思想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10 殷晓蓉;;芝加哥学派的城市交往思想——现代城市人际传播研究的开端[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刘少东;日美冲绳问题起源研究(1942-1952)[D];南开大学;2010年
5 梁红光;联邦制理念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D];南开大学;2010年
6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爽;尼克松总统的岁入分享改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帅;从门罗主义到门户开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征;美国堕胎立法之历史沿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熊颖哲;政治思想的演变:欧文·克星斯托的右翼化和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黄厚;伊斯兰民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何静;对话外交与冷战后中美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徐东伟;美国例外论与美国外交政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维;20世纪20年代“门户开放”原则下的美国对华政策[D];苏州大学;2010年
9 倪志丰;中国文化软实力对中国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美娟;论冷战后中国对欧盟开展文化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永义;;国际联盟的历史进步性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葛宇鹏;;从拒绝到合作:20年代美国与国际联盟关系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3 徐振伟;翟菁;;1970年代美苏粮食贸易的双层博弈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05期
4 代兵;威尔逊与洛奇的对立:美国外交思潮的分化与交锋[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陈必录;略论国际联盟[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6 毛锐;近10年来国际联盟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吴小安;论国际联盟的诞生与威尔逊的失败[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8 孙仲;论美国总统与国会外交决策权的消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莉;伍德罗·威尔逊与国际联盟[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华;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实践过程及历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柴荣荣;国际联盟历史地位的再讨论[D];内蒙古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J];世界历史;1989年02期
2 李铁城;联合国宪章与国联盟约的历史比较[J];世界历史;1992年05期
3 张澜;伍德罗·威尔逊的民族自决思想[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王晓德;;美国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及其全球影响[J];美国研究;2007年02期
5 高华;;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05期
6 代兵,程晓燕;论威尔逊国际政治思想的理论源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2期
7 杨泽伟;国际联盟在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意义[J];学术界;1997年02期
8 茹莹;世纪民族自决原则的发展与当代国际法的困境[J];太平洋学报;2003年01期
9 吴小安;论国际联盟的诞生与威尔逊的失败[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10 张忠祥;史末资的整体论及其实践[J];西亚非洲;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鸿志;孙中山致威尔逊的三封电函[J];历史研究;1994年04期
2 皮特;;20年后的复仇[J];故事世界;2009年04期
3 梯姆;;爱德蒙·威尔逊[J];读书;1989年Z1期
4 诸枫;;“驼峰飞行” 历险记[J];世纪行;1995年11期
5 蒋一之;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4期
6 王华溢;威尔逊·普勒蒙特利国家公园游记[J];神州学人;2005年05期
7 张澜;;伍德罗·威尔逊的人性观[J];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03期
8 邵珊;;半个世纪美国文学史的鲜活写照——介绍威尔逊的新传记[J];外国文学动态;2006年05期
9 凯瑟琳·艾润丝;王洋;;罗伯特·威尔逊:后现代表演能否成立?[J];戏剧艺术;2009年02期
10 段奇清;;一只鸡蛋的距离[J];视野;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新;;威尔逊、一战与美国国家身份的塑造[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2 洪时中;;叠溪古城照片辨[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3 R·亚历克·麦肯齐;马大抗;;秘书怎样使我的工作有条理[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4 孙浩;;范式变迁下的中国政府改革价值取向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罗凤;;威尔逊的公共舆论监督思想对我国舆论监督体系构建的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甘明;;悬索结构动态分析[A];第三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6年
7 朱鸿博;;在亲美独裁者与自由理想之间:冷战时期美国拉美外交政策的悖论(简略稿)[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舒远招;;西方进化伦理学的哲学收获和界限[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李山;王铮;;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模型及其应用[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林宝钦;阮忠义;;混合岩或混合岩化变质岩中肠状褶曲(Ptygmatic fold)成因新解[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9)[C];198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国际商报;2007年
2 孙瑞;[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昆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早报记者 沈雁飞;[N];东方早报;2009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钟华;[N];财经时报;2004年
6 王如君;[N];人民日报;2005年
7 特约通讯员 先云仲;[N];乐山日报;2008年
8 ;[N];温州日报;2005年
9 高钒;[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晓晨;[N];大众科技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澜;伍德罗·威尔逊社会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俞沂暄;国际秩序转变背景下的威尔逊主义:起源、政策和影响[D];复旦大学;2003年
3 韩莉;伍德罗·威尔逊与国际联盟[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米满月;威尔逊人性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邵珊;威尔逊的文学与文化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贺真真;数学教育研究中运用数据处理方法的若干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志东;新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5年
8 郑雪飞;战时中立国海上贸易权利之争的历史考察[D];南京大学;2002年
9 沈莉华;从对抗到承认:1917—1933年的俄美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朋;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美国政策研究(1784-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保丽;威尔逊与国际联盟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冯兵;论威尔逊的“文学的历史解释”批评[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3 王艺霖;埃德蒙·威尔逊文学批评的新闻性探究[D];集美大学;2012年
4 杨倩;兰福德·威尔逊三部都市剧的狂欢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巴亮;埃德蒙·威尔逊俄国文学观初探[D];苏州大学;2013年
6 任璇;个人性格与美国强势总统关系之探析[D];辽宁大学;2012年
7 赵锐玲;伍德罗·威尔逊理想主义学说评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8 林丹妮;威尔逊政府时期美国对华“金元外交”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解琦;威尔逊政府对菲律宾政策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云莲;摩根索的权力观与威尔逊的道德观[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威尔逊与国际联盟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8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9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