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人幸福感视角下的河北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完善研究
本文选题:老年生活 + 幸福互助养老 ; 参考:《河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养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随之变化。农村老年人在养老补贴等物质条件满足之余开始寻求高一层次的养老需求如对养老质量提高的渴望,因此,对如何给老年人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以满足其提高养老质量的需求问题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基于此,本分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进行研究,综合前人的观点发现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不仅蕴含中国互助互爱的优良传统文化美德更是一种符合中国基层现实情况的自助养老新模式,是解决农村养老难题的突破口;这种新模式有效整合农村传统社会资本和现代社会资本融合的同时,也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构建了一个互帮互助的中观平台,满足他们过上幸福的老年生活的高质量养老诉求。为了完善老年人幸福养老的中观平台,本文通过实践调查发现这一模式的现实不足与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服务对象获得感偏低、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发展环境不佳,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并使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走出困境,解决农村养老难题,积极营造良好的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环境,完善互助养老模式推广的指导规划,特别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一整套良性的管理机制来保障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下老年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增强。本文笔者通过对河北省实行互助养老模式地区的老年人生活幸福感进行调研,对影响老年生活幸福感因素的回归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得出经济满足程度、孤独感、养老环境、家庭居住结构和身体状况是影响老年幸福感的五大因素,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老年幸福感为评价标准的视角来完善这一模式。同时,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出河北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存在着资金收入保障不足、老年人对现存互助养老模式的管理水平满意度偏低、养老环境有待改善等方面的问题。为有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鼓励社会参与积极参与、建立多层次投资保障机制等对策来完善互助养老模式。为真正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让每位老年人都能过上“安心、静心、舒心”的幸福晚年生活做理论贡献。
[Abstract]:With the aggrava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rural old-age environment in China has changed greatly, and the demand for the aged in rural areas has also changed.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began to seek a higher level of demand for the aged, such as the desi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aged, while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such as old-age allowance were satisfied. How to give the elderly more sense of gain and happiness to meet their nee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aged has become a hot topic.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attern of mutual support for the aged in rural areas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Synthesizing the previous viewpoi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rural mutual support pension model not only contains th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al virtue of mutual aid and mutual love in China, but also is a new self-help pension model in line with the reality of China's grass-roots level, and is a breakthrough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ural old-age support. This new model integrates rural traditional social capital and modern social capital eff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builds a meso-platform of mutual help and mutual assistance for the aged in rural areas, so as to satisfy their high-quality old-age demands for a happy old age life.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meso-platform of the aged's happiness for the aged,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practical deficiency and problems of this model through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such as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of funds, low sense of obtaining service objects, imperfect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poor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ese problems have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utual pension service model in China. In order to fundamentally solve and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utual support pension model out of the dilemma, solve the rural pension problems, actively create a goo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mutual support mode, improve the guidance plan of mutual assistance pension model promotion.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a set of sound management mechanisms to ensure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ense of well-being and the sense of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under the pattern of mutual support for the aged in rural area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lderly's well-being in Hebei Provinc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lderly's well-being, and concludes the degree of economic satisfaction, lonel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aged. The family living structure and physical condition are the five major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Based on these five factors, the model is perfe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th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At the same time,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tual pension model.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rural mutual support pension model in Hebei Province,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guarantee of capital income, the low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the old people to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existing pattern of mutual support for the aged and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aged, etc.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taking the demand of the elderly as the guide, encouraging the society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and establishing the multi-level investment guarantee mechanism to perfect the pattern of mutual support for the ag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rural old-age problem so that each elderly people can live a "peace of mind, meditation, comfort" happy old age to make a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6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洁云;智利的新型养老模式[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05期
2 李永强;;农民养老责任的认知与养老模式的选择[J];企业家天地;2007年05期
3 王波;;养老模式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王桂新;;变化中的中国养老模式[J];人民论坛;2008年07期
5 李亚威;张炼;;居家养老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4期
6 沈昊;;立足国情 快速建立比较成熟的养老模式[J];中国民政;2010年04期
7 杨克飞;吕恕;刘自鑫;;四川养老模式探究[J];天府新论;2010年03期
8 钱春慧;;浅析当前我国农村新型养老模式的构建[J];传承;2010年15期
9 溢彩;;消费养老应成新型养老模式[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3期
10 邹婷;邹冬华;;我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演变规律及其特征[J];科技信息;2012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嘉瑶;;售房养老模式在我国推行的现实可行性分析[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娟;陈华;;云南省城乡养老差异与养老模式选择[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李庄生;;家庭的凸现与养老模式的探索[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张红娟;贾亚生;;探讨养老模式 营造晚年乐趣[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张秉铎;王洪宇;;“天堂”之乡的养老之路——苏南农村养老模式的新探索[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6 王洪宇;;居家养老是传承创新的新型养老模式[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7 陈坚;;浅论农村养老模式形成和发展[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8 郭养清;;世纪之交我国养老模式的探索[A];老年学论文集(三)[C];1998年
9 ;探索我国农村发达地区养老模式——市老年学学会协办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洪宇;;农村养老模式正在悄然变化——江苏农村养老模式课题研究[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宝迪;全面推行“9073”养老模式[N];长春日报;2012年
2 主持人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卢泳志;会员制养老模式探讨[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3 YMG记者 邵壮;烟台养老模式亮相钓鱼台[N];烟台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冯叶 实习生 王榕 通讯员 谭建员;我市养老模式三大新探索[N];湘潭日报;2013年
5 记者 李光华 通讯员 张治湘;岳塘养老模式新[N];湖南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岳远攀;我省探索多元养老模式[N];联合日报;2013年
7 苟月仙 李丽 河南省孟州市人口计生委;探索多种养老模式 解除计生家庭后顾之忧[N];中国人口报;2014年
8 孙林东 记者 张聪;探索养老模式 破解养老难题[N];四川政协报;2014年
9 记者 杨红卫;创新养老模式 完善服务链条 推动养老服务业规范健康发展[N];许昌日报;2014年
10 中房报·养老地产研究中心 李克纯;荷兰生命公寓的快乐养老模式[N];中国房地产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程成;基于时间银行的居家互助养老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金华;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潘昭佑;云南民族地区养老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丹阳;中国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可行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春叶;河北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陈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巨星;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李硕;城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朱贺;城市居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马喜梅;虚拟养老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覃丹;城市老年人养老需求及养老模式选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胡金良;老龄化背景下综合型养老社区设计方法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10 陈聪;“城居保”对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分析[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13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113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