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马克思“社会”概念的问题、意蕴与价值

发布时间:2018-11-03 06:56
【摘要】:"社会"概念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基础性的概念,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实质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是,我们对马克思"社会"概念认识却存在诸多误解。我们主张,马克思"社会"概念围绕的中心问题是现代性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社会"概念内蕴了其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回答方式,彰显了其理想性、批判性和构成性的独特意蕴,显示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意义。
[Abstract]:The concept of "society"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basic concept in Marx's philosophy and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point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Marx's philosophy. However, there are many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concept of Marx's "society". We advocate that the central problem around the concept of Marx's "society" is the problem of modernity.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this problem, Marx's concept of "society" contains his uniqu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howing the unique meaning of his ideal, criticism and constitution. It shows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文化激荡下的百年中国文化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4BKS04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俊人;“现代性”的“中国知识”[J];学术月刊;2001年03期

2 尉利工;;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中国的现代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王逢振;谢少波;;“我们的现代性”和后社会主义中国的新社会主义[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4 魏波;;以“平等”看待社会主义——现代性与平等的内在张力与克服[J];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2期

5 于建星;;现代性视域中的公民及其公民意识[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陈雪虎;历史与人学视野的交融——读沈湘平博士所著《全球化与现代性》[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11期

7 成伯清;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关系之辨——从地方性的角度看[J];浙江学刊;2005年02期

8 张天勇;;论现代性与全球化的关系[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申存慧;;流动农民与非流动农民的现代性比较研究——对豫北一个村落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6期

10 石之瑜;吴昀展;;进出现代性:亚洲立场的有与无[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杨成波;;现代性与中国现代化[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陈龙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和庸”现代性: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基础[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陈菁霞;中国,一种新的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袁长庚;负心汉与流浪儿:流动现代性与“家”的危机[N];中国民族报;2012年

4 上海社科院 陈祥勤;扩展现代性文明生态的多样发展空间[N];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演讲人 杜维明;中国的崛起向世界传达的信息[N];经济观察报;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 陈斌;伸张精神价值才能驱走心灵之霾[N];南方周末;2010年

7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马德普;启蒙及其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命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华东师大 赵修义;现代化是一个情景化的形成过程[N];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郑杭生;社会学视角中的和谐社会[N];浙江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世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区认同的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潇;立宪与个人-国家关系的现代性建构[D];外交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307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307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c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