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农村“空巢”老年人居住方式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4 14:00
【摘要】:利用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全国样本数据,对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方式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当前农村老年人空巢居住意愿为三成左右,但实际上的空巢居住方式占五成以上,居住意愿与居住方式不一致性显著。为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建立有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观居住意愿对老年人居住方式有显著的影响,客观因素对居住方式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婚姻状况、主要生活来源、社会养老保障情况、拥有自主产权住房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是否需要照料、家中是否有少年儿童对农村男性老年人居住方式存在显著影响;婚姻状况、现住房归属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女儿数量和家中是否有少年儿童对农村女性老年人居住方式存在显著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national sample data of the National Women's Federation and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0 "the third Survey of the Social status of Chinese Women",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living style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At present, the empty nest living desire of the rural elderly is about 30%, but in fact the empty nest living style accounts for more than 50%,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living desire and the living style. In order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an orderl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rural elderly's living sty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bjective residence intention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elderly's living style. There a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influence of objective factors on the way of living, marital status, main sources of life, social security for the aged, housing with independent property rights, health status and daily life need to be taken care of. Whether there are children in the famil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ural male elderly living style; Marital status, current housing status, health status, number of daughters and whether there are children in the family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rural female elderly living style.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上海市委党校第四分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随子女迁移的老年人口养老问题研究”(15CRK002)
【分类号】:D66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梁;;城市居民理想养老居住方式的选择——基于南京等四城市抽样调查的实证研究[J];南方人口;2006年01期

2 雷巧玲,,任培秦;从居住方式的变迁看唐王子权利的消长[J];晋阳学刊;1996年03期

3 ;没有文化的现代化就没有城市的现代化[J];求知;2000年07期

4 高丽君;;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的“现实与理想”——以天津市老年人为例[J];知识经济;2011年23期

5 姜向群;郑研辉;;中国老年人居住方式的转变及其影响机制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与晚年生活(上)——对北京市一个街道的探索性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7 雅婷;;居住现状:豪宅与窝棚并存[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8年05期

8 尚会鹏;日本人与“榻榻米”[J];今日民族;2002年03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伍小兰;;中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城乡对比及历史变迁[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王江萍;;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冯学山;韦玮;王永斌;阮玉奇;黄晓芸;;上海市奉贤区农村高龄老人居住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小英;2+5:最流行居住方式[N];江苏经济报;2000年

2 鲁仁;变买为租 转变居住方式有三变[N];中华建筑报;2007年

3 黄小英;2+5最流行居住方式 住房怎么选?[N];中华建筑报;2000年

4 俞愉 张甜甜;深耕社区[N];苏州日报;2006年

5 于海涛 刘必华;流动家庭:新时代的居住方式[N];工人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杨利春;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N];中国人口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宋利彩;“蜗居”之困何以破题?[N];中国妇女报;2013年

8 本报评论员 李国;为“邻里冷漠症”开一剂良方[N];工人日报;2014年

9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李强;现代社会的危机根源[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王亚光;防婴儿烫伤,内蒙古改造17000户“锅连炕”[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茂;面向居住方式的岭南保障性住房户型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丽;子代婚后居住方式对家庭关系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李睿;从民“居”到“民”居—满族传统居住文化与现代居住方式的“反悟”与“继承”[D];鲁迅美术学院;2015年

4 王曦;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家庭二代居居住方式选择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魏利香;老年人居住方式与子女赡养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6 邓文双;新农村社区居住方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7 乐益娜;城市空巢老人合作居住方式及意愿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星;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选择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9 李强;城市化浪潮下村民居住方式变迁及其影响研究[D];西藏大学;2013年

10 刘向红;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对老年健康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10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310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3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