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延迟退休背景下劳动者养老方式选择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我国10省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04 20:45
【摘要】:以往的研究认为个人、家庭以及经济因素是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本项研究加入了退休预期因素,通过中国10省市的调研,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劳动者养老方式选择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验证了年龄、家庭人口、工作收入影响显著的以往结论,但研究新发现:选择延迟退休的群体更倾向于以社区养老作为老年生活的方式,企业职工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劳动者更偏好选择社区养老。因此,延迟退休政策的推出时机要考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生活照料、护理为基础的,包括家政服务、文化娱乐、法律咨询、教育等功能在内的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社区型机构养老服务体系"。
[Abstract]: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economic factor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hoice of pension methods. This study includes retirement expectation factors and applies disordered multi-classification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10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willingness of workers to choose the way to provide for the aged. The results verify the previous conclusions that age, family population and work income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However, the new findings are that people who choose to delay retirement are more likely to take community pension as a way of living in old age. Enterprise workers prefer to choose community pension than the workers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Therefore, the delay in the introduction of retirement policy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ld-age service system, and accelerate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life-care, care-based, including domestic service, cultural entertainment, legal advice, Education and other functions of the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pension service system, gradually set up a "community-based institutional pension service system."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4JZD0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13BGL117)
【分类号】:D66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艳;李爱华;;论家庭+社区的社会养老方式[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2 崔岩;王蕾;;我国城市居民养老方式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3 林明鲜;刘永策;赵瑞芳;;烟台市老人的居住安排与养老方式的变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年22期

4 张顺圆;应婒;;在校大学生对养老方式的预期态度初探——以武汉市六所高校的调查为例[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年07期

5 于涛;;老年人养老方式需求调查与分析——以淄博市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6 韩静;吴清;;城市居民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4期

7 唐仲勋,叶南客;中国养老方式变迁及其对策[J];学海;1994年06期

8 王世斌;申群喜;连茜平;;教育回报视角下农村父母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靳宝石;张力杰;;我国农村养老方式转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11期

10 赵彤;;浅谈新农村养老方式的问题及出路分析[J];青春岁月;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牟羡;;居家养老——适合我国城市的养老方式[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谭小林;汪波;周建初;曹国兴;蒋国庆;赵科;文晏;罗英茂;陈非;廖春梅;程雪;;重庆市城乡养老方式及养老满意度的调查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张廉玺;;“新型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 千阳县农村养老方式快速转变[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4期(总第88期)[C];2011年

4 ;农村养老方式的探讨[A];江苏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选集[C];2010年

5 朱述民;;养老方式养老负担养老推动[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张晓理;;中国养老保障改革方向与政策建议[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7 吴醒黎;;从郝麦收现象看中国养老走向[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朱崇泽;;居家养老的现状和发展走向[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5-2006)[C];2007年

9 关金辉;;探索老年人就医问题的新模式[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选集[C];2005年

10 ;居家养老和社会化服务[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5-2006)[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平原;居家养老:养老方式新选择[N];太原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赵丽;城乡不同养老方式凸显同一困局[N];法制日报;2013年

3 林来生;选择养老方式应遵循的原则[N];中国老年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健生;我国现代养老方式将逐步走向智能化[N];中国改革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马贺 刘巍;你会选择怎样养老方式[N];吉林日报;2013年

6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 尹志刚;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探讨[N];中国人口报;2007年

7 杨丽红 韩磊;收入水平对人们养老方式影响大[N];中国信息报;2010年

8 ;养老方式应引入更多创新元素[N];经济日报;2012年

9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姜向群;论养老方式的转变趋势[N];中国人口报;2007年

10 魏晓燕;“异地养老”:最时尚的养老方式[N];中国社会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晓萌;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张栋;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罗赳;农村养老方式及选择行为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周建富;大庆市养老方式的调查及医养康复模式的探索[D];吉林大学;2015年

5 杨琦;农村养老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6 张晓亚;北京市养老服务供需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张宜;社会支持视角下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8 赵雅宜;盐城市不同养老方式老年人能力状况及养老服务需求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9 田艳艳;河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10 孙晓莉;我国居家养老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311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311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e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