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政治参与的创新——基于混合参与空间理论

发布时间:2018-11-22 15:59
【摘要】: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多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但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扩大了参与空间,民众可以自下而上地主动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去。参与空间的扩大给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单项唯一的参与方式已不再适合当今的政府治理。如今大多数国家在实际治理过程中都采用了一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多种参与方式混合的参与模式。本文介绍的混合参与空间理论结合了参与的双向空间即发明空间和邀请空间与参与的四大类型即代议制参与、直接参与、协商参与和示威参与,形成了一个混合参与模型,在此模型中各种实际的参与手段被归类总结。中国在不断进行的行政改革中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民主路线,从混合参与空间理论中可以看出中国已成为一个拥有多维度参与手段的进步的社会。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wa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do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 from top to bottom, bu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xpands the space for participation, and people can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making from the bottom up. The expansion of the participation space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governanc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ingle mode of participation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he governance of the government today. Nowadays, most countries adopt a mixed model of online and offline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al governance. The theory of mixed participation spac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bidirectional space of participation, namely inventing space and inviting space and the four types of participation, namely, representative participation, direct participation, negotiation participation and demonstration participation, and forms a mixed participation model. In this model, various practical means of participation are classified and summarized. From the theory of mixed participation space, we can see that China has become a progressive society with multi-dimensional means of participation.
【作者单位】: 德国明斯特大学政治科学学院;
【分类号】:D62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小娟;;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新动向[J];东南学术;2013年01期

2 潘祥辉;;去科层化:互联网在中国政治传播中的功能再考察[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3 张钦朋;马海龙;;论政治参与的度[J];长白学刊;2009年04期

4 胡荣;;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J];社会学研究;2008年05期

5 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J];理论探索;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申波;肖唐镖;;影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以2002与2011年两波全国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孙萍;赵海艳;;我国网络政治生态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3 张涛甫;;传播格局转型与新宣传[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07期

4 刘丽娟;;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基于CGSS2012年数据[J];现代商业;2017年17期

5 胡溢轩;;“形式”抑或“实质”:中国基层政治参与的实证分析[J];探索;2017年03期

6 侯江红;刘文婧;;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选举投票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2012年CGSS数据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02期

7 诺贝尔·克里斯丁;朱一湄;;互联网背景下中国政治参与的创新——基于混合参与空间理论[J];理论月刊;2017年05期

8 徐林;方亦儿;薛圣凡;;社区资源禀赋、治理模式与治理绩效[J];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9 杜云素;徐前权;胡艳华;;社工机构实习对社工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基于对湖北省两所高校的调查[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02期

10 金霞;刘峰华;;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价值维度:有序基础上的有效[J];理论导刊;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力;;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阶段论及其超越——兼论经济发展与政治参与模式的选择[J];求索;2012年04期

2 魏海青;;当前影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效度的因素分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尹冬华;;幻觉与现实:互联网在中国的民主功能——基于西方文献的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1期

4 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J];社会学研究;2007年03期

5 胡荣;;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居民的地域性自主参与——影响村民在村级选举中参与的各因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年02期

6 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J];学术界;2005年05期

7 刘文富;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1年02期

8 王小彬;试论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几个问题[J];人大研究;2001年06期

9 李宝梁;从超经济强制到关系性合意——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过程的一种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年01期

10 李永刚;网络扩张对后发展国家政治生活的潜在影响[J];战略与管理;1999年05期



本文编号:2349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349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8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