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发展与外交创新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entered a new stage, an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China's rise was complicated.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urgently needs diplomatic innovation to open up a new situation. Diplomacy shoulders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al and responsible demands of China's ris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strategy, new changes have appeared in China's diplomatic innovation, and the diplomatic strategy is more vigorous and promising; the diplomatic concept emphasizes cooperation and win-win; and the diplomatic field of vision highlights the global consciousness.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strategy bears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of realizing China's rise.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strategy depends 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diplomatic theory, diplomatic system and diplomatic practic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GJ003) 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6142)
【分类号】:D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格;;习近平外交战略思想全面领航[J];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05期
2 刘振民;;坚持合作共赢 促进亚太和平稳定[J];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06期
3 楚树龙;;关于中国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的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09期
4 贾庆国;;新时期呼唤新理念、新做法:对我国外交的几点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15年02期
5 朱锋;;南海主权争议的新态势:大国战略竞争与小国利益博弈——以南海“981”钻井平台冲突为例[J];东北亚论坛;2015年02期
6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外交改革课题组;阎学通;;打造中国外交改革创新的机制[J];国际政治科学;2014年04期
7 郭树勇;;中国梦、世界梦与新国际主义——关于中国梦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国际观察;2014年03期
8 刘振民;;坚持合作共赢 携手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2期
9 蔡亮;;共生性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的道、术、势[J];国际观察;2014年01期
10 刘丰;;新的国际体系下中国的地位和作用[J];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邱德胜 ;王玉鹏;;“中国梦”的双重内涵[N];光明日报;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潇枫;王梦婷;;非传统安全共同体:一种跨国安全治理的新探索[J];国际安全研究;2017年01期
2 黄凤志;刘瑞;;中国和平发展与外交创新[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01期
3 王俊生;;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概念、内涵、路径[J];国际关系研究;2016年06期
4 孔庆江;;解决南海争端的“双轨思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23期
5 徐进;郭楚;;“命运共同体”概念辨析[J];战略决策研究;2016年06期
6 王林;;从越南的海洋经济发展分析其南海主权争议战略[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6年05期
7 谢文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境遇[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8 祁怀高;;南海声索国对华政策解析与中国的战略思考[J];边界与海洋研究;2016年03期
9 齐为群;;南海岛屿争端中中国对越政策研究——物质、制度与规范的视角(2010—2015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6年04期
10 陶连洲;;2013年以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研究综述[J];东南亚纵横;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秀军;;分化与动荡:全球经济的关键词[J];世界知识;2015年03期
2 ;奋力推进“四个全面”[J];求是;2015年01期
3 张宇燕;;战略机遇期:外生与内生[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01期
4 ;中共十八大与中国梦[J];当代世界;2013年09期
5 王毅;;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4期
6 刘丰;;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的角色定位[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阎学通;;权力中心转移与国际体系转变[J];当代亚太;2012年06期
8 胡守钧;;国际共生论[J];国际观察;2012年04期
9 金应忠;;共生性国际社会与中国的和平发展[J];国际观察;2012年04期
10 金应忠;;国际社会的共生论——和平发展时代的国际关系理论[J];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喜;;打造外交文化[J];世界知识;2006年16期
2 程俊雅;;中国外交理论的新发展——关于和谐世界理论的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新中国60年外交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11期
4 杨洁勉;;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精髓和创新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07期
5 杨洁勉;;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三重历史使命[J];国际展望;2013年01期
6 杨洁勉;;当前中国外交理论的创新重点[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年03期
7 魏天祺;;中国古代外交政策探微与借鉴[J];外交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8 管世琳;;军事与外交:二战史专题国际研讨会综述[J];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01期
9 李莉;冷战后预防性外交的发展及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10期
10 范文;论外交哲学[J];新视野;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孙杰;;浅析中国特色外交理论[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熊炜;王婕;;城市外交:理论争辩与实践特点[A];公共外交季刊2013春季号(总第13期)[C];2013年
3 李其庆;;中法外交风波与中国新时期外交[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4 ;奏响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时代乐章——党领导外交事业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5 孙德刚;;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选择:论新时期中国在中东的斡旋外交[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教授 崔艳红;和谐世界:当代中国外交理论的重大创新[N];南方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丁刚;世博大舞台 外交新天地[N];人民日报;2010年
3 北师大中国民间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张胜军;中国不要另类外交[N];东方早报;2011年
4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 秦亚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外交部党委副书记 部长 杨洁篪;学以致用 知行并进[N];人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筱玟;外交工作成就辉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钟声;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的外交开局[N];人民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肖连兵;中国外交迎难而上 开拓创新 大有作为[N];光明日报;2010年
9 赵可金;新世纪中国外交理论的十大创新[N];学习时报;2012年
10 本章撰文 赖娜;外交主打经济牌自主演绎大国策[N];东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谷昭民;论法律外交[D];吉林大学;2015年
2 张丽娟;商务外交的政治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3 周叶菁;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赵可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D];复旦大学;2005年
5 孙晓玲;犹太利益集团与美国中东外交政策(1967-1984)[D];复旦大学;2005年
6 肖文黎;中美联络外交及美驻华联络处主任布鲁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7 王玉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外交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宫世霞;当代俄罗斯外交学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堂;灾害外交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王彩霞;中国高铁外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媛媛;城市外交:理论、实践与未来[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5年
4 荣梓汀;新媒体外交:公共外交新形式[D];山西大学;2015年
5 蒋缙;美国非政府组织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6 肖雄;中美元首外交新形态[D];南昌大学;2015年
7 张志文;中国反制性外交研究(1992-2012)[D];复旦大学;2014年
8 黄君蕊;国际法框架下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外交途径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9 隗倩;强制性外交的可信性[D];外交学院;2016年
10 陈昱彤;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外交探析[D];外交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2376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37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