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菲律宾与俄罗斯双边关系的发展及中国的应对

发布时间:2019-01-11 11:08
【摘要】:2016年以来,菲律宾与俄罗斯的关系迅速拉近,双方释放的合作意愿不只限于军事、能源等领域,还涉及共同构建新的世界"一极"。虽然基于历史基础、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等因素判断,菲俄合作水平在中短期内不会提升太快,构建新的国际联盟或力量"一极"也为时尚早,但是由于亚太秩序正处于变化与调整中,菲律宾与俄罗斯的相互接近具有一定的外溢效应,为考察与评估亚太安全格局的未来走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菲俄拉近双边关系对中国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菲俄合作具有平衡中国的潜在意图,另一方面,在短期内,中俄菲三方具有更广泛的利益共识。因此,中国应发挥自身地缘优势,利用新的合作机制与地区倡议,加强中俄、中菲的双边合作与中俄菲在地区多边对话中的协调,这是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所在。
[Abstract]:Relations between the Philippines and Russia have narrowed rapidly since 2016, with the release of a willingness to cooperate not only in military, energy and other areas, but also in building a new "one pole" of the world. Although judging from historical basis, geopolitics, economic structure and other factors, the level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Philippines and Russia will not increase too quickly in the short and medium term, and it is still too early to build a new international alliance or "one pole" of power. However, because the Asia-Pacific order is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 and adjustment, the proximity between the Philippines and Russia has a certain spillover effect, which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investigating and evaluating the future trend of Asia-Pacific security pattern. On the one h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Philippines and Russia has the potential intention of balancing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short term, the three sides of China, Russia and the Philippines have a broader consensus of interests. Therefore, China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its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make use of the new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regional initiatives to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of bilater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and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in the regional multilateral dialogue, which is the policy implication of this paper.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
【分类号】:D822.3;D834.1;D8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栋风;时翔;;推动多边合作正当其时[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24期

2 王少普;东亚多边合作条件的历史及现状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3 蒲开夫;王雅静;;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推动下开展更广泛的多边合作[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魏红霞;;中美在东亚多边合作中的作用与思考[J];韩国研究论丛;2009年02期

5 王光厚;王建波;;中国参与区域多边合作的历史分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6 胡键;俄罗斯与东亚多边合作[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7 巴殿君;;论东北亚区域的地区治理[J];新视野;2010年03期

8 祁怀高;;中国多边合作体系与美国双边同盟体系在东亚的矛盾与兼容[J];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02期

9 刘卿;;2007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1期

10 罗建波;;日本对非洲外交及其发展趋向[J];西亚非洲;2008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谢栋风 时翔;多边合作正当时[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陈小方 本报驻首尔记者 王刚 本报驻东京记者 张超;峰会双边及多边合作成果丰硕[N];法制日报;2014年

3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吴邦国;加强多边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N];人民日报;2005年

4 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博导 周永生;多边合作为基础 战略伙伴为支点[N];东莞日报;2011年

5 执笔记者 邵进 刘健 参与记者 姬新龙 赵宇 郭一娜 魏良磊 丁其林 张云飞 李R,

本文编号:2407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407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3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