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一国两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19-06-07 16:07
【摘要】:"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其理论和实践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深刻理解,将解决国家统一与现代化建设两个重要课题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更是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和"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一时代任务,它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贡献,更是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巨大贡献。
[Abstract]:The scientific conception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further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s rooted in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socialism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integrates the two important issues of national reunific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to the great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based on the specific reality of China and the task of "doing its own things first". It is a great contribu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represented by Deng Xiaoping to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also China's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6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锦扬;学习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体会[J];党史天地;1995年10期

2 李秀芳,冯林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J];理论导刊;1997年07期

3 张泽荣;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提出的几个理论问题[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年04期

4 李俊岭;一个崭新科学构想的理论源头和实践依据——论“小康社会”思想的酝酿、形成和发展[J];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04期

5 魏远文,毕达平;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理论贡献及意义[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徐光金;“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要素及其形成[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7 陈显泗;互不损 都受益——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损益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8年05期

8 陈新建;创造性的科学构想──“一国两制”[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9 孟繁策;浅谈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J];中国青年研究;1995年04期

10 曹军;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论[J];理论导刊;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颖奇;;略论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鲍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第一次完整表述[N];人民政协报;2000年

2 新华社评论员;与祖国共进步 创香港新奇迹[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3 主持人:本报记者沈建波 金波 陈燮衡;从科学构想到生动现实[N];浙江日报;2002年

4 本报特派记者 段功伟;实践成功可喜可贺[N];南方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立;和谐社会视阈下“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94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494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1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