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特征、代际支持与退休老年人再就业行为
发布时间:2020-03-28 07:20
【摘要】:家庭视角下,老年人自身的退休及再就业行为并不是单独的,除了受到个体特征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配偶特征、子女结构以及家庭代际支持行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使用CHARLS2011和2013年数据,构建二元Probit模型,基于STATA14统计分析软件,主要研究家庭视角下配偶、子女结构特征及代际支持行为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考察配偶特征和子女结构对城市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发现,夫妻双方的就业状况趋于同步,双方更倾向于一起工作或退休即存在“夫妻联合劳动力决策行为”,存在于夫妻之间的相互约束和激励因素不可忽视;子女数量的增多明显促进了退休老年人的再就业,且儿子比重越大,其再就业概率越高;子女数量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随着子女的性别、婚姻状况、与父母同住情况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的作用。进一步基于代际支持的视角,对子女结构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子女结构通过对中间变量—“代际支持的方式和强度”发挥作用,进而对退休老年人的再就业产生影响:(1)子女总数量与经济支持行为及额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且儿子的增多会明显增强该效应;(2)子女总数量的增加会显著降低老年父母照看(外)孙子女的可能性,相对于儿子,女儿数量的增加会削弱该效应;(3)老年父母对子女的经济支持明显促进了自身的再就业,而时间支持则会降低其再就业率。此外,老年人的再就业选择与子女向其提供的经济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其具体额度呈负相关,家庭中向下的代际转移会明显提高老年父母的再就业率。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认为从年轻一代和幼儿入手,缓解年轻人的经济生活压力、健全社会化幼儿托管和儿童教育服务体系,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其劳动参与选择的自主性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69.6
本文编号:2604131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6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钟涨宝;路佳;韦宏耀;;“逆反哺”?农村父母对已成家子女家庭的支持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5年10期
2 程杰;;“退而不休”的劳动者:转型中国的一个典型现象[J];劳动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3 李琴;雷晓燕;赵耀辉;;健康对中国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14年03期
4 孙鹃娟;张航空;;中国老年人照顾孙子女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3年04期
5 牟俊霖;宋湛;;我国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特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年04期
6 张文娟;;中国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0年01期
7 封进;胡岩;;中国城镇劳动力提前退休行为的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04期
8 陈凌;姚先国;;退休、养老和劳动力供给决策[J];中国经济问题;2000年01期
9 萧振禹;个人和家庭因素对城市老年就业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1996年03期
,本文编号:2604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60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