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与东盟反恐合作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7 19:39
【摘要】:东盟地区与中国西南部接壤,因地理位置紧邻,一直是中国国家安全的对外防御线与中国实现发展的战略衢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两者经贸文化往来不断深化,合作成果斐然,但也面临着诸多安全挑战,尤以安全风险为甚,其中恐怖主义威胁既是两者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障碍,也是中国及东盟国家无法回避的区域安全挑战,不仅对东盟国家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威胁,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在东盟地区的国家利益。故,在严峻的安全态势和“国家总体安全观”指导下,合作治理恐怖主义成为两者的核心议题。本研究从构建中国与东盟构建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出发,结合合作治理理论与国际合作理论的研究框架,在对当前中国与东盟反恐合作的政策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东盟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以及反恐合作的现状,进而探讨和剖析了中国与东盟反恐合作困境和原因,最终提出了解决中国与东盟的反恐合作困境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中国与东盟都面临来自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其他暴恐势力等为主体制造的恐怖主义威胁,这些威胁不仅对中国与东盟公民人身与财产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还对两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造成消极影响。在分析当前中国与东盟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呈现的特征时发现,境内暴恐势力向境外逃窜、境外暴恐势力向境内回流、境内外暴恐势力合流是当前两者恐怖威胁的演化趋势。从两者合作的现状来看,中国与东盟反恐合作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深化期三个历史阶段。当下的中国与东盟反恐合作框架涵盖了联合国层面、区域层面以及其它多边层面三个层次,涉及到司法、军事、警务、金融等具体合作领域。但参与主体单一、治理环节不完善、应急管理能力不足是中国与东盟反恐合作面临的主要困境。其他主体反恐意愿不足和参与渠道缺失、反恐合作专门机制缺失、反恐合作投入不足是造成中国与东盟反恐合作困境的原因。本研究在总结困境及原因基础上认为应建立多主体参与的合作模式、完善常态化的合作环节、提高合作应急管理能力是中国与东盟深化反恐合作的主要路径。
【图文】:

恐怖主义,困境,应急管理能力,反恐


第 2 章为文献综述。回顾国内外学者对恐怖主义、反恐合作、中国与东盟作的研究。第 3 章为中国与东盟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总结中国与东盟恐怖主义威胁的,利用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析中国与东盟恐怖主义威胁影响、特征、演第 4 章为中国与东盟反恐合作现状。回顾反恐合作的历史演进、总结反恐层次结构、细分反恐合作的领域。第 5 章为中国与东盟反恐合作的困境及其原因。总结中国与东盟反恐合作,分析反恐合作困境的原因。第 6 章为应对中国与东盟反恐合作困境的对策建议。从建立多主体参与的作模式、完善从源头到结果的反恐合作环节、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来深化中国与的反恐合作。

分布图,恐怖袭击,中国境内,东盟


图 3-1 中国境内恐怖袭击频率、伤亡人数情况根据 GTD 提供的数据,绘制了东盟恐袭伤亡人数分布图 3-2 和东盟恐袭趋。东盟地区在 1990 年至 2014 年期间,共发生了 7818 起恐怖袭击事件,共造7 人死亡,17947 人受伤。其中,,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缅地区恐袭的高发区域,占总袭击量的 90%以上。从东盟地区恐怖袭击的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81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德海;周婷婷;;基于认知差异的恐怖主义袭击误对策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年10期

2 魏海亮;王振华;;我国安全形势与反恐情报战略构建——基于国际恐怖主义的视角[J];情报杂志;2015年04期

3 韦红;;东南亚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架构与中国的策略思考[J];南洋问题研究;2013年02期

4 张康之;;在后工业化进程中构想合作治理[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王君祥;;《东盟反恐公约》——区域合作反恐法律机制及评析[J];东南亚纵横;2009年07期

6 廖小健;东盟与美国的“反恐蜜月”[J];w挛胖芸

本文编号:2631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631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c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