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美日海权同盟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海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08 15:39
【摘要】:美日同盟是冷战的产物,但是,冷战的结束并没有带来同盟的终结。相反,美日同盟通过1996年的美日安保联合宣言与1997年的新防卫合作指针实现了转型,并在9·11事件后的“反恐战争”以及奥巴马上台后重返亚太进行战略再平衡等美国的战略转型中全面深化了海洋合作,由传统的安全同盟、单纯海洋国家同盟发展成了实质上的美日海权同盟。当前,美日海权同盟已成为美国亚太、印太战略的轴心,对东亚、亚太乃至印太地区的海洋安全与战略格局产生着深远影响。因此,深入研究美日海权同盟的发展历程,归纳美日海权同盟的影响因素,分析美日海权同盟的发展趋势,探讨其对中国海权的影响,既具有美日海权同盟研究的学术和理论价值,又具有应对美日海权同盟,维护和发展中国海权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海权同盟的理论与现实为视角,梳理美日海权同盟的发展历程,深刻揭示美日同盟已发展为海权同盟的内容与实质,分析美日海权同盟的未来趋势,最后讨论了该海权同盟对中国海权的影响。具体地,全文共分三大部分,其中第一、第三部分为绪论和结语。第二部分为正文,主要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为海权理论和同盟理论的溯源、发展与整合,在分别对海权和同盟理论进行理论溯源和整合的基础上,尝试着对海权同盟理论进行了初步探析,提出了美日海权同盟是该理论最好的现实案例。第二章为冷战后美日海权同盟的发展,概述了战后美日两国的海权理念与海洋战略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冷战后美日海权同盟的形成与发展以及21世纪以来美日海权同盟的深化。第三章为美日海权同盟的影响因素。其中,推动因素主要包括:美日海权理念与海洋战略的相似性,亚太海权竞争激化,美日战略目标的契合性,海洋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的集体认同,同盟的高水平制度化,美日经济的密切联系,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海洋合作的形势需要等七个方面。而制约因素则主要有:美日的战略重心分歧与威胁认知差异,美日的战略责任、权力与利益的不平等性,同盟内部互疑与日本的同盟困境,美日的经济合作分歧等四个方面。第四章为美日海权同盟的未来趋势及其对中国海权的影响。该海权同盟的未来发展将表现出六大趋势:将以海权同盟的形式继续深化,涵盖范围将由亚太向全球扩展,将以海上安全合作与应对威胁为核心,将以提升综合国力为根本目标,将以全面的海洋合作为基本内容,将以构建海洋秩序为长远战略。该同盟对中国海权的影响主要包括海权观念与海权发展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美日海权同盟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海权研究新高潮的出现,促进了中国的海权观念由安全指向向综合性全方位海权指向发展。后者表现为妨害了中国维护海洋主权与领土完整,妨碍了台海两岸的海洋权益维护、海洋合作与国家统一,阻碍了中国在远洋海域的海权拓展。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831.3;D871.2;D820
本文编号:2746733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831.3;D871.2;D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光;;冷战后美日同盟的强化及其对东亚地区政治的影响[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01期
2 叶自成,慕新海;对中国海权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03期
3 李景光;阎季惠;;美国《国家海洋政策实施计划》及其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年10期
4 刘中民;中国海权发展战略问题的若干思考[J];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胡继平;美日“共同战略目标”与日本涉台立场变化[J];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03期
6 刘宗义;;冲突还是合作?——“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选择[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亚敏;海洋秩序在国际秩序变迁中的地位与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本文编号:2746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74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