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外交的本质与崛起大国的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2020-07-11 20:55
【摘要】:外交是以和平方式实施国家对外政策的工具,其和平本质决定了外交手段与军事手段的根本不同。外交不是权力政治,也不是对外政策,而是按照一定规范和平处理国家间关系、落实对外政策的过程。外交在不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提供了不同的历史经验:晚清并非弱国,晚清及近代中国的经验不是"弱国无外交",而是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家的失败;美国对待外交的经验是强国无(需)外交,有实力即可,这是强权政治的逻辑;不少小国成功的经验是,外交是国家存亡和兴替的关键、立国之本和"小而不弱"的保证;曾经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和日本的经验是,选择战争走向毁灭,而放弃战争、选择和平的外交战略,则走向繁荣。对于崛起大国的战略选择,不同的历史经验昭示:和平的外交战略而不是军事和战争战略,才是国家崛起的明智选择。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崛起的中国需要坚持和平的外交战略。坚持和平的外交战略,不是期待国家为外交准备任何成功的利器或其他实力资源,在国家强大之后展示武力,而是要充分利用好作为国家资源的外交工具。为此,不仅要关注和讨论外交,而且要把握外交的本质,从外交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按照外交规律办事,注重制度创新,让外交资源尽其所能,让外交人员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中英;;“外交”+“政策”=?[J];世界知识;2001年01期

2 邢悦;文化功能在对外政策中的表现[J];太平洋学报;2002年03期

3 李桂英;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外交文化背景[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文化功能在对外政策中的表现[J];理论与实践;2003年02期

5 刘军;;国内政治、对外政策及其相互影响[J];国际论坛;2010年02期

6 苑垠;南也门:调整对外政策[J];世界知识;1983年01期

7 汪永泽;试析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的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1年08期

8 韩金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对外政策[J];国际展望;1992年12期

9 虞家复;面向亚洲 着眼未来──澳大利亚进一步调整对外政策[J];和平与发展;1995年04期

10 李斌;新俄罗斯在亚洲的主要对外政策措施;教训和前景[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于鲁江;;浅析政治文化与中国的对外政策[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黄时鉴;;元代的对外政策与中外文化交流[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3 姜凌;;21世纪初美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调整[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周宇;;人民币对外政策的60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非国际化政策”到“国际化政策”的转型[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尼;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为国家优化对外政策出谋划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彭姝yN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法国对外政策要重视文化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汪嘉波;乌危机转变俄对外政策(下)[N];光明日报;2014年

4 李金霞;如何看安倍的对外政策[N];学习时报;2013年

5 记者 韦政强;俄外长谈对外政策新构想[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汪嘉波;乌危机转变俄对外政策(上)[N];光明日报;2014年

7 米哈伊尔·马莫诺夫 俄罗斯《独立报》撰稿人;俄媒:中国外交方式发生改变[N];国防时报;2010年

8 史宏飞;冷战中的第三种选择[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记者 陈晓晨 许钊颖;后本·拉丹时代美国反恐和对外政策[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冯武勇;拜登:对外政策“将彻底改变”[N];中国国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冯玉军;当代俄罗斯对外政策决策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01年

2 潘亚玲;“9·11”后的美国爱国主义与对外政策[D];复旦大学;2007年

3 赵银亮;东南亚区域制度变迁与对外政策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贺军;美国治理国际贿赂立法和措施研究[D];外交学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童飞;转型背景下的缅甸对外政策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张广博;论19世纪末俄国外交重点的转变[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3 张庞文;非主导国对外政策的依附性与自主性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4 邱洁;欧盟对外政策一体化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鲁传颖;革新开放和越南对外政策转型[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2009年

6 舒菲;美国网络权力及其在对外政策中的运用[D];南京大学;2013年

7 金胜范;冷战时代朝鲜对外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8 黄元;东正教对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影响研究[D];外交学院;2015年

9 胡晓会;1921-1935年中共早期对外政策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10 张欣;俄罗斯政治文化与其对外政策[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50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750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1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