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8 11:58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党的对外工作在内容和形式等多个方面有了新的发展。面对新时代和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立新型政党关系的倡议。首先,本文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政党外交、党际关系和党的对外工作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十八大以来政党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联系与区别,得出十八大以来的政党外交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的结论。其次,本文对十八大以前的政党外交进行了历史回顾,在这基础上得出政党外交需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需要遵循正确的党际关系原则等几点启示。接着,本文分析了十八大以来国内外面临的新形势,在梳理了十八大以来政党外交的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得出政党外交进入了新时代的结论。再次,本文论述了十八大以来政党外交的新思想新理念,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型政党关系理念,探讨了新型政党关系与党际关系四原则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本文对十八大以来的政党外交的新实践进行了总结,概括出新时代下政党外交“抓政党”,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攒人脉”,在国际上壮大友华力量、“抓调研”,为中央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展形象”,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四点显著特点。
【学位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8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梳理
    第一节 政党外交、党际关系与党的对外工作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政党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 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历史回顾及其启示
    第一节 中共政党外交前30年回顾
    第二节 中共政党外交后40年回顾
    第三节 中共政党外交的启示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进入新时代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的国内外局势对党的对外工作的新要求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政党外交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政党外交进入新时代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新思想新理念
    第一节 对政党外交地位作用的新认识
    第二节 建立和发展新型政党关系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新实践
    第一节 维护共同利益,保持与社会主义国家政党交往
    第二节 “亲、诚、惠、容”,处理好同周边国家党际关系
    第三节 推动务实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政党交往
    第四节 合作共赢,深化同大国大党的机制化交往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共政党外交的显著特点
    第一节 抓政党,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
    第二节 攒人脉,不断壮大知华友华力量
    第三节 抓调研,为中央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节 展形象,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科杰;;关于政党外交研究的若干思考[J];新视野;2018年01期

2 杨扬;;21世纪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三重维度[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年01期

3 夏攀;;中联部与改革开放后的“政党外交”[J];领导文萃;2015年01期

4 杨雨茗;;试论新时期中共政党外交面临的挑战[J];赤子(上中旬);2015年20期

5 吴兴唐;;探索中国政党外交的新发展[J];当代世界;2013年01期

6 杨扬;;论建国后毛泽东的政党外交观[J];攀登;2012年02期

7 吴兴唐;;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理论思考[J];当代世界;2011年03期

8 吴兴唐;;中国特色政党外交与党的事业发展同行[J];红旗文稿;2011年06期

9 李广民;欧斌;;从与日本民主党的交流看中共政党外交[J];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02期

10 赵可金;;政党外交及其运行机制[J];当代世界;2010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创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姜峰;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国际身份演变研究[D];外交学院;2015年

3 张蕾蕾;社会身份理论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时新华;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实践·经验[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建;和谐思维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外交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广;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外交学院;2018年

2 杨胜刚;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中的国家利益研究[D];外交学院;2018年

3 严汉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展政党外交的历程及其经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4 高雅;中国共产党与阿拉伯国家政党外交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任杨文;试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思想的演进与发展[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6 白晓芬;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党外交的探索与创新[D];内蒙古大学;2004年

7 肖慧敏;中日政党外交对政府外交的作用和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8 黄刚;战后中日关系中的政党外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张道平;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新型党际关系理论的形成、发展与运用[D];中南大学;2009年

10 刘双峰;政党外交与国家软实力建设探析[D];外交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860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860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d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