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逻辑和现实依据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6 06:03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历史悠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同角度阐述矛盾理论和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基础,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了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社会矛盾。列宁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俄国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和必然性,提出“人民内部不一致”的重要思想。斯大林在继承列宁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两类社会矛盾”的思想。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斯大林开始否定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完全适应论”的错误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极其曲折和深化的过程。十一届六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进行了现实分析,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理论。这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正确观点,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表述一直延续到十九大召开之前。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基本的物质文化...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的创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本文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思路
        (一)本文研究的方法
        (二)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注释
第二章 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理论
    一、矛盾、主要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概念
        (一)矛盾的概念
        (二)主要矛盾的概念
        (三)社会主要矛盾的概念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
    三、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意义
        (一)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有利于加深对具体国情的认识
        (二)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是认识党工作重心的首要前提
        (三)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是革命与建设取得胜利的保障
    注释
第三章 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逻辑
    一、马恩列斯关于社会主义矛盾和矛盾转化的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矛盾转化的内在逻辑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及其转化的思想
        (三)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及其教训
    二、建国以来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历史演进
        (一)过渡时期毛泽东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学说
        (二)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曲折经历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社会主要矛盾正确认识的恢复与发展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逻辑
        (一)基本国情与主要矛盾的相互区别
        (二)基本国情与主要矛盾的内在联系
    注释
第四章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依据
    一、经济社会发展化解了早期社会主要矛盾
        (一)经济总量日趋提高,经济基础坚实
        (二)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丰富
        (三)物质文化水平提升,总体实现小康
    二、新时代人民需求结构与层次发生改变
        (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显著提升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日益迫切
        (三)公共参与及政治诉求日渐强烈
    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一)不平衡发展的表现
        (二)不充分发展的表现
    注释
第五章 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重大判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重大判断的理论意义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观
        (二)奠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石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重大判断的实践意义
        (一)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及长远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提供决策指引
        (三)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坚定信念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逻辑与现实依据[J]. 王向明.  人民论坛. 2018(11)
[2]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新时代的实践要求[J]. 盖逸馨.  科学社会主义. 2018(01)
[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意味着什么[J]. 颜晓峰.  人民论坛. 2018(03)
[4]着力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J]. 蒋永穆,周宇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5]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民生建设发展[J]. 童星.  社会保障评论. 2018(01)
[6]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的理论与现实依据[J]. 段永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7]新的美好生活,新的感受期盼——当前公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J]. 石晶.  国家治理. 2017(44)
[8]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背后的必然逻辑[J]. 刘同舫.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特征论析[J]. 严文波.  思想教育研究. 2017(10)
[10]中国道路与五大发展理念[J]. 徐崇温.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7(01)

硕士论文
[1]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要矛盾的历程、启示与意义[D]. 赵大亮.浙江理工大学 2012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再思考[D]. 何勇洲.江南大学 2012
[3]毛泽东关于建国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认识过程探析[D]. 赵兴国.河南大学 2007
[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研究[D]. 姜术俊.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80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980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2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