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0 01:50
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是为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实现的理论升华,也是为纾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而进行的理论扩展,更是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而做出的理论回应。对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这一话题展开深入剖析,兼具多重价值。第一,有助于优化国家治理方略,从而推动国家治理向现代化方向迈进;第二,有助于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第三,有助于形成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比较优势,从而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四,有助于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中,从而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第五,有助于广泛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从而提高党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论文的论证过程中,首先从三个层面分别阐述了研究主题的两个要素,即阐明了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在明晰两种研究要素“是什么”的基础上,将二者做联动分析,也就是深入剖析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的原因,其中包括前提条件和理论依据两方面;其次从基本确立、恢复与深化和全面升华三个层面纵向描述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与创新观点
1.4.1 框架结构
1.4.2 创新观点
第2章 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的相关概述
2.1 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
2.1.1 协商民主概念的提出
2.1.2 协商民主内涵的界定
2.1.3 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
2.2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2.2.1 从国家治理到国家治理现代化
2.2.2 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的界定
2.2.3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2.3 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的前提条件
2.3.1 公共性:价值基轴相一致
2.3.2 多元性:主体架构相统一
2.3.3 民主性:共生要素相契合
2.4 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的理论基础
2.4.1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奠基作用
2.4.2 中国优秀传统政治理念的现代启蒙
2.4.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昭示
第3章 从基本确立到全面升华: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的历史进程
3.1 建国初期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重要方式的基本确立
3.1.1 人民政协的创建:协商民主治理形式的初步形成
3.1.2 政协代行人大职权:协商民主治理形式的有效实践
3.1.3 全国人大召开后:两种民主治理形式的和谐共存
3.1.4 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治理形式正式确立
3.2 改革开放后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重要方式的恢复与深化
3.2.1 改革开放初期:协商民主治理形式的恢复和重构
3.2.2 二十世纪后期:协商民主治理形式的稳中有序开展
3.2.3 进入新世纪后:协商民主治理形式的持续深入推进
3.3 新时代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的全面升华
3.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体系正式形成
3.3.2 国家治理现代化命题正式提出
3.3.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治理工作全面开展
第4章 构建中国特色协商治理方案: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的未来进路
4.1 构建中国特色协商治理方案的要素
4.1.1 以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要素
4.1.2 以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为核心要素
4.1.3 以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支撑要素
4.1.4 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内在灵魂
4.2 构建中国特色协商治理方案的方略
4.2.1 重视中国特色协商治理方案的理论建构
4.2.2 完善中国特色协商治理方案的制度设计
4.2.3 提高中国特色协商治理方案的实施效能
4.3 构建中国特色协商治理方案的世界意义
4.3.1 对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挑战与超越
4.3.2 为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提供新思路
4.3.3 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2988120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与创新观点
1.4.1 框架结构
1.4.2 创新观点
第2章 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的相关概述
2.1 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
2.1.1 协商民主概念的提出
2.1.2 协商民主内涵的界定
2.1.3 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
2.2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2.2.1 从国家治理到国家治理现代化
2.2.2 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的界定
2.2.3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2.3 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的前提条件
2.3.1 公共性:价值基轴相一致
2.3.2 多元性:主体架构相统一
2.3.3 民主性:共生要素相契合
2.4 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的理论基础
2.4.1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奠基作用
2.4.2 中国优秀传统政治理念的现代启蒙
2.4.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昭示
第3章 从基本确立到全面升华: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的历史进程
3.1 建国初期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重要方式的基本确立
3.1.1 人民政协的创建:协商民主治理形式的初步形成
3.1.2 政协代行人大职权:协商民主治理形式的有效实践
3.1.3 全国人大召开后:两种民主治理形式的和谐共存
3.1.4 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治理形式正式确立
3.2 改革开放后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重要方式的恢复与深化
3.2.1 改革开放初期:协商民主治理形式的恢复和重构
3.2.2 二十世纪后期:协商民主治理形式的稳中有序开展
3.2.3 进入新世纪后:协商民主治理形式的持续深入推进
3.3 新时代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的全面升华
3.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体系正式形成
3.3.2 国家治理现代化命题正式提出
3.3.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治理工作全面开展
第4章 构建中国特色协商治理方案: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方式的未来进路
4.1 构建中国特色协商治理方案的要素
4.1.1 以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要素
4.1.2 以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为核心要素
4.1.3 以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支撑要素
4.1.4 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内在灵魂
4.2 构建中国特色协商治理方案的方略
4.2.1 重视中国特色协商治理方案的理论建构
4.2.2 完善中国特色协商治理方案的制度设计
4.2.3 提高中国特色协商治理方案的实施效能
4.3 构建中国特色协商治理方案的世界意义
4.3.1 对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挑战与超越
4.3.2 为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提供新思路
4.3.3 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2988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98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