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对德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4 17:09
  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是美国第26任总统(1901-1909)。他在1901年3月就任副总统时,已经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了。6个月后,由于麦金莱总统遇刺,不到43岁的罗斯福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在自己的总统生涯中,罗斯福实行了不同于以往政府的强势外交政策。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开始了从孤立主义到扩张主义的转变,美国开始作为一个世界强国投身于国际政治舞台。德国在这一时期实行全面扩张的“世界政策”,德国与美国同为后发的帝国主义国家,因而产生了一系列外交上的交集。本文除去绪论,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先总述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对德政策的背景。19世纪后期的美国由于经济发展的刺激,资本界和思想界兴起一股扩张主义的思潮,西奥多·罗斯福本人是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他大力倡导美国进行海外扩张。同一时期的美德关系则从带着温情的友好转变为带着摩擦的怀疑,原因是两国间的经贸冲突和海外扩张的矛盾。本文的第二部分是第二、三、四三个章节,作为主干。第二章探讨了美国在拉美对德国的强硬政策,这种政策使德国认识到了美国捍卫门罗主义的坚定决心。最终的结果是美国通过在委内瑞拉危机中的强硬态度...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对德政策的背景
    (一) 美国扩张主义思潮的兴起
    (二) 19世纪后期的美德关系
二、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在拉美排挤德国
    (一) 德国对拉美的渗透
    (二) 美国在委内瑞拉危机中打击德国野心
    (三) 美国利用“豹号事件”巩固优势
三、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在欧洲抑制德国
    (一) 阿尔赫西拉斯会议的缘起
    (二) 美国迫使德国接受“四原则”
四、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在远东与德国的合作与疏远
    (一) 两国在日俄战争中的合作
    (二) 美国拒绝中德美联盟方案
五、西奥多·罗斯福政府的对德政策评析
    (一) 体现了美国外交的转折
    (二) 促进了英美关系的友好
    (三) 反映了美国对德国的警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国家独立到西半球霸权:美国崛起过程中的拉美政策——兼论对中国崛起的启示[J]. 陈积敏.  和平与发展. 2012(04)
[2]1907—1908年中德美联盟问题研究[J]. 李永胜.  世界历史. 2011(04)
[3]美国海军“大白色舰队”的环球航行[J]. 白永明,张明峰.  军事历史. 2008(04)
[4]试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转变的经济动因[J]. 陈勇,王春利.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5]20世纪初英日同盟与列强在中国问题上的博弈[J]. 宋效峰,石彩霞.  学术探索. 2006(01)
[6]美国扩张主义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关联[J]. 罗文彦.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7]二战前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实质[J]. 岳澎.  运城学院学报. 2004(06)
[8]威廉二世时期德国对拉美的渗透及德美矛盾[J]. 乐艳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2)
[9]西奥多·罗斯福的欧洲均势外交[J]. 徐国琦.  世界历史. 1989(06)
[10]论西奥多·罗斯福当政时期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J]. 李剑鸣.  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02)

博士论文
[1]萨摩亚争端与大国外交1871-1900年[D]. 王华.首都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美国崛起进程中的门罗主义外交政策(1901-1909)[D]. 任绿勃.山东大学 2014
[2]论美国与英日同盟的关系(1902-1922)[D]. 严赛.中央民族大学 2013
[3]美国加勒比海地区政策研究(1901-1921)[D]. 郝国朋.黑龙江大学 2013
[4]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外扩张政策研究[D]. 潘国臣.吉林大学 2009
[5]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美国崛起过程中对英政策分析[D]. 李维永.山西大学 2008
[6]威廉德国对英外交关系研究(1890—1906)[D]. 罗雨.华中师范大学 2006
[7]英日同盟(1902—1921)对东北亚国际格局的影响[D]. 闫传玲.曲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97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997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c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