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以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08 18:06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互联网进入到大众视野以来,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社交媒体作为互联网网络传媒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出现的产物,更是对人们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公平性。在以往的政治生活中,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对公众的政治参与只产生单向度的影响,社交媒体的流行疏通了公众与政治参与之间的双向通道,公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也得以提升。本文采用数据分析法、文献归纳法和案例分析法对社交媒体影响下的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通过分析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政党及民众两方通过社交媒体参与选举活动等政治参与行为,对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政治动员、政治宣传、政治娱乐化、政治极化、选民投票行为等热点问题的关注与选择,找出美国2016年总统选举中社交媒体对总统候选人及其代表的政党和美国民众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对社交媒体影响各方政治参与的诸多方面进行讨论研究。本文以Parry G的政治参与三要素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社交媒体对主要政治参与主体参加政治活动的方式、程度和质量的影响,得出社交媒体对2016年美...
【文章来源】: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美国总统选举时间线
19与程度的影响以及社交媒体影响下的总体政治参与程度。第三章为社交媒体对政治参与质量的影响,详细论述了社交媒体影响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民众投票意愿和行为、民调及情感变化。分析了社交媒体语境中的美国政党、总统候选人及民众的投票意愿、民调和情感变化等。通过数据资料的对比,主要讨论了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社交媒体对民众政治参与质量的影响。在结构上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发现问题:当下对于社交媒体影响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参与,缺少一个理论框架;再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框架,然后提出问题:在ParryG政治参与理论框架下,社交媒体如何影响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论文主体第一、二、三章用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论文主体以ParryG政治参与理论为支撑,并以此为逻辑框架,从政治参与的方式、程度、质量角度出发,讨论了社交媒体对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为从宏观层面把握本文的研究过程、更直观的反映本文的研究思路,附本文研究思路图如下:图2本文研究框架
25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和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的得票情况,黑色曲线则代表网络社交媒体每周提及该候选人的频次。可以看出,在特朗普宣布参选总统后,他的得票数和社交媒体报道频次均为增长趋势,但报道频次和得票数的增加不完全同步。预选选阶段的两次辩论都使媒体报道频次增加,但其得票数却没有马上跟上报道频次增加的趋势,反而在短期内有所下降。而媒体报道频次和得票数在特朗普发表禁止穆斯林入境的言论之后,出现了同步增长。这说明特朗普反对穆斯林入境的政策议题迎合了相当数量民众的心理,赞同或支持这个政策议题的民众选择把票投给了特朗普。希拉里的报道频次与得票数的增长趋势并不多变,无论报道频次如何,都不会影响其得票数。这个现象说明希拉里在预选阶段的支持率是比较稳定的,她的政策议题也都较为包容和保守。可以发现尽管报道频次和得票数的峰值不在同个阶段出现,但候选人宣布参选后投票数会有一段时间的上升,随后得票数整体的发展趋势是与媒体报道频次基本保持一致。社交媒体报道频次与选举得票量的关系,是网络舆情与选民心理双向影响的结果,候选人、社交媒体、民众三者处在一个两两之间相互影响的反馈循环中。从希拉里的反馈循环来看,社交媒体报道频次确实会影响得票数,但其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在预选阶段,社交媒体的报道呈现出轻“内容”重“曝光率”的态势,所以随着选情日渐胶着各候选人必然要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聚焦精力。图1.1预选阶段特朗普得票数和报道频次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尼曼新闻实验室NiemanJournalismLab,访问时间:2020年2月17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镇网络民主的政治参与程度研究——基于S镇的民意测验[J]. 吴晓惠. 理论观察. 2019(09)
[2]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J]. 吕毅,王嘉驿. 科技资讯. 2019(21)
[3]对中、西方政治参与模式差异的现实思考[J]. 闫祥茜.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14)
[4]社交媒体个性化推荐机制下“信息茧房”效应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J]. 薛子凡.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5]网络公共领域下的个性化新闻推荐[J]. 贾晓通,邓天奇. 新媒体研究. 2019(05)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参与质量提升研究——以四川省B市Y村为例[J]. 李永洪,闫耀民. 邓小平研究. 2019(02)
[7]西方选举民主的合法化功能及其限度[J]. 张国军.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9(01)
[8]《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J]. 古斯塔夫·勒庞,谷珊,赵婷婷. 人民法治. 2018(19)
[9]论后真相时代美国假新闻的传播与治理——以2016年美国大选为例[J]. 陈肖晴. 中国报业. 2018(18)
[10]政治认同、政府信任与群体性事件——以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为例[J]. 柴玲,尉建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博士论文
[1]变迁中的政治机会结构与政治参与[D]. 臧雷振.北京大学 2014
[2]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美国妇女参政研究(1920-2000)[D]. 王业昭.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3]新媒体与民主政治重构及其问题分析[D]. 秦贻.武汉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析2016年美国大选及其政治参与中的问题[D]. 张梦瑶.外交学院 2017
本文编号:3071437
【文章来源】: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美国总统选举时间线
19与程度的影响以及社交媒体影响下的总体政治参与程度。第三章为社交媒体对政治参与质量的影响,详细论述了社交媒体影响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民众投票意愿和行为、民调及情感变化。分析了社交媒体语境中的美国政党、总统候选人及民众的投票意愿、民调和情感变化等。通过数据资料的对比,主要讨论了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社交媒体对民众政治参与质量的影响。在结构上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发现问题:当下对于社交媒体影响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参与,缺少一个理论框架;再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框架,然后提出问题:在ParryG政治参与理论框架下,社交媒体如何影响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论文主体第一、二、三章用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论文主体以ParryG政治参与理论为支撑,并以此为逻辑框架,从政治参与的方式、程度、质量角度出发,讨论了社交媒体对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为从宏观层面把握本文的研究过程、更直观的反映本文的研究思路,附本文研究思路图如下:图2本文研究框架
25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和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的得票情况,黑色曲线则代表网络社交媒体每周提及该候选人的频次。可以看出,在特朗普宣布参选总统后,他的得票数和社交媒体报道频次均为增长趋势,但报道频次和得票数的增加不完全同步。预选选阶段的两次辩论都使媒体报道频次增加,但其得票数却没有马上跟上报道频次增加的趋势,反而在短期内有所下降。而媒体报道频次和得票数在特朗普发表禁止穆斯林入境的言论之后,出现了同步增长。这说明特朗普反对穆斯林入境的政策议题迎合了相当数量民众的心理,赞同或支持这个政策议题的民众选择把票投给了特朗普。希拉里的报道频次与得票数的增长趋势并不多变,无论报道频次如何,都不会影响其得票数。这个现象说明希拉里在预选阶段的支持率是比较稳定的,她的政策议题也都较为包容和保守。可以发现尽管报道频次和得票数的峰值不在同个阶段出现,但候选人宣布参选后投票数会有一段时间的上升,随后得票数整体的发展趋势是与媒体报道频次基本保持一致。社交媒体报道频次与选举得票量的关系,是网络舆情与选民心理双向影响的结果,候选人、社交媒体、民众三者处在一个两两之间相互影响的反馈循环中。从希拉里的反馈循环来看,社交媒体报道频次确实会影响得票数,但其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在预选阶段,社交媒体的报道呈现出轻“内容”重“曝光率”的态势,所以随着选情日渐胶着各候选人必然要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聚焦精力。图1.1预选阶段特朗普得票数和报道频次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尼曼新闻实验室NiemanJournalismLab,访问时间:2020年2月17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镇网络民主的政治参与程度研究——基于S镇的民意测验[J]. 吴晓惠. 理论观察. 2019(09)
[2]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J]. 吕毅,王嘉驿. 科技资讯. 2019(21)
[3]对中、西方政治参与模式差异的现实思考[J]. 闫祥茜.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14)
[4]社交媒体个性化推荐机制下“信息茧房”效应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J]. 薛子凡.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5]网络公共领域下的个性化新闻推荐[J]. 贾晓通,邓天奇. 新媒体研究. 2019(05)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参与质量提升研究——以四川省B市Y村为例[J]. 李永洪,闫耀民. 邓小平研究. 2019(02)
[7]西方选举民主的合法化功能及其限度[J]. 张国军.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9(01)
[8]《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J]. 古斯塔夫·勒庞,谷珊,赵婷婷. 人民法治. 2018(19)
[9]论后真相时代美国假新闻的传播与治理——以2016年美国大选为例[J]. 陈肖晴. 中国报业. 2018(18)
[10]政治认同、政府信任与群体性事件——以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为例[J]. 柴玲,尉建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博士论文
[1]变迁中的政治机会结构与政治参与[D]. 臧雷振.北京大学 2014
[2]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美国妇女参政研究(1920-2000)[D]. 王业昭.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3]新媒体与民主政治重构及其问题分析[D]. 秦贻.武汉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析2016年美国大选及其政治参与中的问题[D]. 张梦瑶.外交学院 2017
本文编号:3071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07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