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社区赋权视角下的乡村社区营造研究 ——基于宁波奉化雷山村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4 14:12
  社区是社会的根基,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创新社区治理是当下各界研究的重要命题。近年来台湾及日本等地的社区营造在培养公民意识,引导居民参与上取得的成功,为大陆社区治理提供创新思路。而社区赋权理论贯穿社区营造工作的始终,强调通过纵向的权力下放与能力培育,激发社区主体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增强社区内横向的资源整合与互补,增强社区的内生力量,并在制度上衔接基层政府治理,实现在地能力与权力的活化。这正好解决了现阶段中国乡村社区建设分散化与碎片化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社区赋权理论的层次与内涵,并应用于雷山村社区营造的分析中。案例村庄的社区营造由地方政府、专家评委、专业者、村干部与村民多元主体参与。面对村庄发展合力不足,专业者与村干部共同努力,唤醒村民对村庄事物的关注;在村民热情被充分激活的前提下,将村民的利益诉求聚集于贯穿“三村”的活水上,将活水水系沿岸的建设作为村庄营造的着力点;专业团队与村民、村干部形成动态合作网络,引导村庄进入自主发展阶段。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的态度、专家评委的系统指导、营造团队的外联内造、村民参与地位的提升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区
        二、赋权
        三、社区赋权
        四、社区营造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社区赋权的相关研究
        二、社区营造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社区赋权的可应用性分析
        一、社区营造与社区赋权
        二、乡村社区营造与社区赋权
        三、案例的选择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社区赋权理论
    第一节 社区赋权的定义
    第二节 社区赋权的层次
        一、形式赋权
        二、组织赋权
        三、个体赋权
    第三节 社区赋权的内涵
        一、对社区的认识
        二、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
        三、社区文化
        四、合作网络的构建
        五、批判反思能力的建立
第三章 基于社区赋权视角的雷山村社区营造分析
    第一节 雷山村社区营造的概况
        一、雷山村的基本情况
        二、雷山村的“人”
        三、雷山村的“物”
    第二节 社区赋权视角下雷山村社区营造过程分析
        一、第一阶段:唤醒村庄共识
        二、第二阶段:聚焦活水营造村庄
        三、第三阶段:多元主体行动网络的建立
    第三节 社区赋权视角下雷山社区营造中各主体的角色分析
        一、地方政府的创新治理
        二、专家评委的系统指导
        三、专业者的持续陪伴
        四、村干部的积极配合
        五、村民的热情参与
    第四节 从社区赋权视角看雷山村社区营造的借鉴意义
        一、地方政府敢于试错的态度
        二、专家评委系统理性的陪伴
        三、“多元合一”团队的外联内造
        四、村民角色的转变
        五、村庄在地资源的活化
第四章 社区赋权视角下乡村社区建设的路径探索
    第一节 建设多元主体互动的网络
        一、基层政府落实赋权行动
        二、提升村民能力
        三、构建组织间的合作机制
    第二节 实现在地化发展
        一、在地主体的激活
        二、在地资源的活化
    第三节 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实现动态互利关系的持久性
        二、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雷山村平面图
附录三: 村民自发规划的图纸
致谢



本文编号:3157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157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4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