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政协协商的创新发展研究 ——以济南“商量”模式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9 01:38
  政协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以“广泛代表性、界别精英性、议题公众性、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发展”等为特征,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了引领与示范作用,其创新发展成为我国发展民主与完善治理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适应时代要求、应对时代挑战,进行了丰富的协商民主实践,积极推进了其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在这一背景下,对这些丰富探索进行经验总结,能够为政协协商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启示。本文以济南的“商量”模式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协作为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第一线”实现新时代新使命的方式,总结了这一模式在“充分吸收政协协商发展的经验,结合实际打造特色品牌,有效盘活原有资源和各方协调联动、重视发挥媒体作用”等方面的重要经验,认为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是政协协商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完善制度体系是政协协商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是政协协商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论文首先介绍了济南“商量”模式的背景;其次结合“商量”模式具体案例阐述了这一模式的运作程序,分析了这一模式在“协商内容、协商形式、协商主体、...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重难点
        (二)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济南“商量”模式的背景
    一、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不断彰显
        (一)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兴起与繁荣
        (二) 政协协商成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三) 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二、新时代政协协商面临着新挑战与新任务
        (一) 新时代政协协商的新挑战
        (二) 新时代政协协商的新任务
    三、人民政协服务社会治理的主动性不断增强
第二章 济南“商量”模式的探索
    一、济南“商量”模式的基本概况
    二、济南“商量”模式的程序
        (一) 协商议题的提出
        (二) 协商主体的确定
        (三) 协商的计划与准备
        (四) 协商的实施
        (五) 协商的反馈
    三、济南“商量”模式的特点
        (一) 协商内容更加关注民生
        (二) 综合运用多种协商形式
        (三) 广泛吸收基层群众参与
        (四) 更加重视制度建设
        (五) 形成了对基层政协的辐射效应
第三章 济南“商量”模式的成就与经验
    一、济南“商量”模式的成就
        (一) 推动政协协商与其他协商形式相衔接
        (二) 提高人民政协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
        (三) 充分发挥了化解矛盾、稳定社会作用
        (四) 促进基层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二、济南“商量”模式的经验
        (一) 充分吸收政协协商发展的经验
        (二) 结合实际打造特色品牌
        (三) 有效盘活原有资源
        (四) 各方协调联动,重视发挥媒体作用
    三、济南“商量”模式的完善路径
        (一) 济南“商量”模式的不足之处
        (二) 济南“商量”模式的完善
第四章 济南“商量”模式对政协协商创新发展的重要启示
    一、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是政协协商创新发展的前提
        (一) 思想认识上重视政协协商
        (二) 实际工作中加强与政协的有效衔接
        (三) 提供财力支持和物质保障
    二、完善制度体系是政协协商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 政协协商要加强制度建设
        (二) 政协协商要重视程序完善
        (三) 政协协商要加强机制建设
    三、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是政协协商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 优化界别构成,避免“精英化、贵族化”
        (二) 创新履职平台,充分发挥委员作用
        (三) 与基层协商形式相结合,整合协商资源
        (四) 培育协商文化,形成社会协商氛围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255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255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d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