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菏泽市“村改居”社区治理研究 ——以丹阳街道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06 09:06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以及城镇化脚步加快,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大量村庄被撤地合居、农民回迁上楼,在这种发展形势的大背景之下,菏泽市“村改居”社区产生了。“村改居”社区的治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十分现实的问题,因为“村改居”社区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作为过渡型社区,在社区治理方面与发展的比较成熟的城市社区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文的研究引入国内外社区先进的治理经验,结合社区治理的相关理论,以菏泽市“村改居”社区治理情况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工作实际,选取菏泽市棚改力度较大、范围较广的丹阳街道“村改居”社区治理工作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总结出做好菏泽市“村改居”社区治理工作的对策。本文共设计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炼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创新点。第二部分理论及概念的研究,对社区、治理等相关概念、理论进行梳理,并对治理手段和治理成效进行深入细致分析,为菏泽市“村改居”社区治理的探索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菏泽市“村改居”社区治理主要实践探索分析(以丹阳街道办事处为例),首...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社区概述
        2.1.1 社区
        2.1.2 “村改居”社区定义
        2.1.3 “村改居”社区基本特征
    2.2 治理与社区治理
        2.2.1 治理的定义
        2.2.2 社区治理的定义
    2.3 社区治理功能
        2.3.1 促进社区和谐
        2.3.2 发展社区经济
        2.3.3 繁荣社区文化
        2.3.4 美化社区环境
        2.3.5 改善社区治安
    2.4 理论基础
        2.4.1 社区营造理论
        2.4.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4.3 协同治理理论
第3章 菏泽市丹阳街道“村改居”社区治理探索实践
    3.1 丹阳街道“村改居”社区治理实践
        3.1.1 创新机构设置,织密组织网络,构建大党建格局
        3.1.2 创新服务载体,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3.1.3 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打造智慧社区
        3.1.4 以都庄社区为例,概述“村改居”社区治理成效
    3.2 丹阳街道“村改居”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3.2.1 “村改居”社区治理主体之间信任度较低
        3.2.2 “村改居”社区缺乏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
        3.2.3 “村改居”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较少
        3.2.4 “村改居”社区集体资产治理不到位
    3.3 丹阳街道“村改居”社区治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3.1 治理主体较多,人口流动性大
        3.3.2 缺乏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撑
        3.3.3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意识薄弱
        3.3.4 集体资产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
第4章 国内“村改居”社区治理典型做法及先进经验
    4.1 国内“村改居”社区治理典型做法
        4.1.1 山东省日照市“村改居”社区治理典型做法
        4.1.2 浙江省舟山新城“村改居”社区治理典型做法
        4.1.3 湖北省松滋市“村改居”社区治理典型做法
    4.2 经验借鉴
        4.2.1 充分考虑政府主导的长处
        4.2.2 完善政策配套,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4.2.3 多方主体联动,打造治理新格局
第5章 菏泽市优化“村改居”社区治理能力对策建议
    5.1 健全组织架构,完善服务体系
        5.1.1 建立完善社区“党委”
        5.1.2 建设网格党支部和楼宇党小组
        5.1.3 组建小区监督委员会
    5.2 丰富活动载体,提升服务水平
        5.2.1 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
        5.2.2 强化对物业企业引导,提升服务水平
        5.2.3 充分发挥业委会作用
    5.3 畅通表达渠道,收集居民需求
        5.3.1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搭建便民服务平台
        5.3.2 依托“互联网+”,搭建智慧服务平台
        5.3.3 建立支部书记线上回复平台
        5.3.4 建立支部委员轮值接待群众机制
    5.4 统筹整合资源,完善共建体系
        5.4.1 建立契约化共建模式
        5.4.2 完善菜单式服务体系
        5.4.3 实行民主自治议事模式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乡村治理研究综述[J]. 秦良芳,陈卓,游昭妮.  社会科学动态. 2019(02)
[2]大力培育城乡社区社会组织 打造社会治理多元参与的重要主体[J]. 杨晓光.  中国社会组织. 2019(03)
[3]村务民主治理的类型与机制[J]. 陈柏峰.  学术月刊. 2018(08)
[4]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选择:谁的治理,何种法治化?——基于深圳南山社区治理创新的考察[J]. 张文龙.  河北法学. 2018(09)
[5]德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 乔惠波.  求实. 2018(04)
[6]基层社区治理需注入法治化动能[J]. 马涛.  人民论坛. 2018(13)
[7]“村改居”集体资产管理探索与研究[J]. 林朝华.  轻工科技. 2018(03)
[8]融入式服务:构建以服务功能为导向的基层党组织服务供给机制[J]. 叶本乾.  长白学刊. 2017(04)
[9]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模式的构建路径研究[J]. 赵杨.  新经济. 2016(14)
[10]现代城市社区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实践——以治理理论为分析视角[J]. 范文,魏婷,魏娜.  改革与开放. 2016(08)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社区新型管理模式研究[D]. 王金荣.中国海洋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转型与创生:“村改居”社区治理研究[D]. 张高立.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 陈琳尹.浙江工业大学 2016
[3]“村改居”社区治理转型研究[D]. 陶春华.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多中心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村社区治理研究[D]. 高霞.中国海洋大学 2014
[5]城市社区自治组织体系与机制创新研究[D]. 李媛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6]城镇化进程中的过渡型社区治理转型问题研究[D]. 王生坤.苏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67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267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7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