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自然观及当代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7 18:54
经济全球化带来生产力高度发展与物质财富极大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极度紧张,生态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首要问题。生态问题研究成为理论界的显学,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逐渐将研究方向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挖掘与整理其中丰富的自然哲学思想,希望从中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手稿》作为马克思早期最重要的著作,以其丰富深刻著称,文中不仅具有十分深刻的关于异化劳动的哲学、经济学思想,而且通过劳动发展史以及资本与劳动的异化关系的分析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真正的自然主义与真正人本主义的本质统一”的光辉思想,为我们深刻反思现代文明的本质与价值提供了真理与价值的坐标。《手稿》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为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实现,致力于人的自由生存与全面发展,构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其大致内容如下:一、导论。主要对本文的选题缘由、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概述,并就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二、研究《手稿》中自然...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
(四)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手稿》中自然观的理论来源
一、自然观概念辨析及历史演变
(一)自然的定义
(二)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二、《手稿》中自然观的理论背景
(一)大工业时代
(二)黑格尔与费尔巴哈自然观
第三章 《手稿》中自然观的具体内容
一、人与自然对立的经济学现实
(一)人与自然对立的表现——异化劳动
(二)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人与自然统一的哲学论证
(一)自然的客观先在性
(二)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
(三)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
三、人与自然实现统一的共产主义路径
(一)人与自然统一的中心环节——实践
(二)人与自然统一的表现——人类社会
(三)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路径——共产主义
第四章 《手稿》中自然观的本质特征及地位
一、自然观的本质特征
(一)统一性
(二)实践性
(三)历史性
(四)社会性
二、自然观的地位
(一)《手稿》中自然观在马克思思想史中的地位
(二)《手稿》中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的地位
(三)《手稿》中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的地位
(四)《手稿》中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的地位
(五)《手稿》中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地位
第五章 《手稿》中自然观的当代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一)有利于人类打破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限制
(二)有利于指导研究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
(二)有利于科学评价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
(三)有利于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四)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思想解读[J]. 董济杰. 学术论坛. 2016(05)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微探[J]. 汪先苹.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5)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拜物教批判及其当代价值[J]. 杨金洲,张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道德批判[J]. 胡为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5(04)
[5]对象性理论视域下的人与自然关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生态解读[J]. 钱犇. 求实. 2015(02)
[6]缓解与根治:马克思哲学视野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维度[J]. 杨楹. 理论探讨. 2014(06)
[7]“巴黎手稿”笔记本Ⅱ内容探佚[J]. 聂锦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3(03)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研究[J]. 王晓红. 求实. 2013(02)
[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J]. 赵家祥. 学习与探索. 2012(06)
[10]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的分歧——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来看[J]. 别祖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硕士论文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研究[D]. 辛学敏.天津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88741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
(四)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手稿》中自然观的理论来源
一、自然观概念辨析及历史演变
(一)自然的定义
(二)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二、《手稿》中自然观的理论背景
(一)大工业时代
(二)黑格尔与费尔巴哈自然观
第三章 《手稿》中自然观的具体内容
一、人与自然对立的经济学现实
(一)人与自然对立的表现——异化劳动
(二)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人与自然统一的哲学论证
(一)自然的客观先在性
(二)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
(三)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
三、人与自然实现统一的共产主义路径
(一)人与自然统一的中心环节——实践
(二)人与自然统一的表现——人类社会
(三)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路径——共产主义
第四章 《手稿》中自然观的本质特征及地位
一、自然观的本质特征
(一)统一性
(二)实践性
(三)历史性
(四)社会性
二、自然观的地位
(一)《手稿》中自然观在马克思思想史中的地位
(二)《手稿》中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的地位
(三)《手稿》中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的地位
(四)《手稿》中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的地位
(五)《手稿》中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地位
第五章 《手稿》中自然观的当代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一)有利于人类打破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限制
(二)有利于指导研究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
(二)有利于科学评价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
(三)有利于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四)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思想解读[J]. 董济杰. 学术论坛. 2016(05)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微探[J]. 汪先苹.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5)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拜物教批判及其当代价值[J]. 杨金洲,张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道德批判[J]. 胡为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5(04)
[5]对象性理论视域下的人与自然关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生态解读[J]. 钱犇. 求实. 2015(02)
[6]缓解与根治:马克思哲学视野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维度[J]. 杨楹. 理论探讨. 2014(06)
[7]“巴黎手稿”笔记本Ⅱ内容探佚[J]. 聂锦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3(03)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研究[J]. 王晓红. 求实. 2013(02)
[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J]. 赵家祥. 学习与探索. 2012(06)
[10]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的分歧——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来看[J]. 别祖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硕士论文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研究[D]. 辛学敏.天津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88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28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