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五十工厂研究(1935-1945)

发布时间:2021-07-19 20:46
  广东潖江炮厂,是陈济棠主粤时期建造的规模宏大、设备新颖的现代化炮厂。该厂完全是同德国合步楼公司合作而兴建,也是广东近代史上第一个制造现代化重型炮厂的兵工厂。1933年,该厂开始筹建,1935年建成并投入生产,耗资巨大,约1100万银元。这是广东近代以来建设的第五个近代地方性兵工厂,此外还是广东地方性政府创办的第一个兵工厂。它在广东近代军事工业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36年,“六一事变”失败后,广东省“还政中央”。广东潖江炮厂归国民政府兵工署节制。1937年7月7日,抗战军兴。9月,该厂数次遭受日机轰炸,于1938年4月开始内迁,1938年底,内迁完成并重建。迁川伊始,该厂仅有员工600余人(包括警卫官兵),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增至3737人。在抗战中后期,该厂逐渐成为生产炮和炮弹的重要厂家之一,厂内兵工技术人员利用引进的先进生产设备和制炮生产技术,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1941年,试制成功37毫米战防炮。该炮口径37毫米,身长1073毫米,运动方式为一马挽曳,此产品为对付敌军坦克、甲车之主要武器。1942年,仿造成60毫米迫击炮并投入大量生产。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初速148米/秒,射...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五十工厂研究(1935-1945)


抗战时期在渝兵工企业布局图②图注说明:编号厂名所在地点编号厂名所在地点

示意图,山洞,侵华日军,航空兵


第二章改编、西迁与重建29成战时战时重庆规模最大的山洞式厂房群。如图2-4所示,厂房群有并排13座的山洞厂房,每洞一般高度在3到6公尺之间,宽度约为6公尺左右,深度在10至14公尺左右;厂房顶上则建有人工采光和机械通风换气装置。山洞式厂房,是安全系数比较高的建筑,一方面有效防止敌机空袭,空袭少,更利于工厂安全生产。①如图2-2:图2-2第五十工厂山洞式厂房群平面示意图②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华日军集中陆军和海军的主要航空兵力,对重庆即周边地区进行长时间的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兵工厂更是日本轰炸的重点目标。为了保存实力,数千名工人在铜锣峡的峭壁上开山凿洞,将重要的机器设备藏在山洞里,在山洞里开动机器生产军工产品。③山坪山脚的铜锣峡,两岸悬崖峭壁。半山腰上,“一”字型车间排开,山洞空大,深邃,阴冷。④如图2-3。第五十工厂的迫击炮、战防炮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生产的。山洞式厂房建筑,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第五十工厂的安全生产。①谢璇:《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139页。②谢璇:《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140页。③羊说:《山洞里的兵工车间》,《重庆政协报》第3版,2018年12月7日。④羊说:《山洞里的兵工车间》,《重庆政协报》第3版,2018年12月7日。

兵工厂,字型,车间,工厂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0图2-3“一”字型车间(三)该厂与第二十四兵工厂、第二十五兵工厂、第二十八兵工厂毗邻。尤其是第二十四工厂,主要生产钢铁。第五十工厂生产炮、炮弹所用最主要的材料就是钢铁。因此,该厂在运输上,节省了大笔经费。(四)该厂是国民政府所有工厂迁移集中地,在兵器工业方面,所有相关产品可以根据国家需要,相互调配。在工厂职工、工人生活方面,周围也是民用工业聚集区,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该厂人员的吃、穿、注行。三、兵工署第五十工厂的重建迁川之后,第五十工厂所有应有设施均需建设,各种运送过来的机器设备需要重新安装,厂内工作人员及其眷属需要妥善安置等系列问题,这些成为该厂的首要任务。面对如此情境,厂内员工作出了积极努力。(一)积极建造建筑工程为了迅速应对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该厂的首要任务就是建造厂房和房屋。建造相对比较完善、比较稳固的工程,耗时长,需要资金大,机器和人员也无法迅速安置。所以修建了一些临时厂房和房屋供工厂使用。从1938年迁移到此处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国与广东潖江炮厂的建立[J]. 罗永明.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2(02)
[2]丁宝桢与四川机器局及其历史价值[J]. 曾绍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3)
[3]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兵工生产[J]. 蒋仕民.  军事经济研究. 1995(07)
[4]论四川机器局[J]. 张莉红.  近代史研究. 1986(01)

博士论文
[1]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D]. 谢璇.华南理工大学 2011
[2]国民政府军事工业研究[D]. 王安中.上海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战时体制下兵工企业的秩序与影响[D]. 杨向昆.西南大学 2016
[2]抗战时期四川兵器工业述论[D]. 张旭东.四川师范大学 2012
[3]俞大维与国民政府的兵工建设(1933-1945)[D]. 吴斯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91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291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f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