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的新型政党制度
发布时间:2021-08-25 10:41
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这一概念,这是对70年前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纪念,同时也是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在新时代下的新发展。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最终因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代表性、巨大的包容性和充分的民主性被确立下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模式。历史充分证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优越性,是生长于中国土壤、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因此,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不断探索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模式的方法,使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和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对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入手,给全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二章以旧式政党制度的发展过程为例,论述了旧式政党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失败的原因,为后文论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做铺垫;第三章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旧式政党制度在中国的尝试及其弊端
2.1 竞争型政党制度——民国初年多党制试验的失败
2.1.1 民国初年多党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1.2 民国初年多党制失败的原因及认识
2.2 垄断型政党制度——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的破产
2.2.1 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确立与破产
2.2.2 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本质特征
2.3 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政党制度陷入的困境
3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3.1 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
3.2 一届政协协商建国
3.3 改革开放以来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化建设
4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4.1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实践结晶
4.1.1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体现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
4.1.2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符合统一战线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要求
4.1.3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发挥统一战线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法宝作用
4.2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4.2.1 马克思主义有关政党理论的论述
4.2.2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4.3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伟大政治创造
4.3.1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由对立走向合作
4.3.2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早期的政治活动
4.4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根源
4.4.1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
4.4.2 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作用
5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世界性意义:为丰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5.1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为世界政党制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5.2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运作方式更好体现了“政党责任”
5.3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打破了西方政党政治的话语权垄断地位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习近平关于多党合作的重要理论创新——习近平统一战线思想研究系列之一[J]. 许立坤.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4)
[2]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研究的若干启示[J]. 余科杰. 新视野. 2015(01)
[3]从比较的视角看中西政党制度[J]. 周淑真. 新视野. 2014(01)
[4]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及其历史意义[J]. 顾文浩.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3)
[5]中东欧社会党执政现状及其走向[J]. 马细谱.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9(02)
[6]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J]. 王克群.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1)
[7]东欧剧变对第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J]. 崔清莲. 党校科研信息. 1991(17)
博士论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D]. 耿百峰.山东师范大学 2011
[2]中国政党制度的产生与演变[D]. 钟德涛.华中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参政会的工作与斗争[D]. 杨五星.中共中央党校 2005
本文编号:3361963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旧式政党制度在中国的尝试及其弊端
2.1 竞争型政党制度——民国初年多党制试验的失败
2.1.1 民国初年多党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1.2 民国初年多党制失败的原因及认识
2.2 垄断型政党制度——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的破产
2.2.1 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确立与破产
2.2.2 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本质特征
2.3 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政党制度陷入的困境
3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3.1 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
3.2 一届政协协商建国
3.3 改革开放以来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化建设
4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4.1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实践结晶
4.1.1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体现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
4.1.2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符合统一战线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要求
4.1.3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发挥统一战线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法宝作用
4.2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4.2.1 马克思主义有关政党理论的论述
4.2.2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4.3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伟大政治创造
4.3.1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由对立走向合作
4.3.2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早期的政治活动
4.4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根源
4.4.1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
4.4.2 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作用
5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世界性意义:为丰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5.1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为世界政党制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5.2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运作方式更好体现了“政党责任”
5.3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打破了西方政党政治的话语权垄断地位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习近平关于多党合作的重要理论创新——习近平统一战线思想研究系列之一[J]. 许立坤.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4)
[2]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研究的若干启示[J]. 余科杰. 新视野. 2015(01)
[3]从比较的视角看中西政党制度[J]. 周淑真. 新视野. 2014(01)
[4]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及其历史意义[J]. 顾文浩.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3)
[5]中东欧社会党执政现状及其走向[J]. 马细谱.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9(02)
[6]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J]. 王克群.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1)
[7]东欧剧变对第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J]. 崔清莲. 党校科研信息. 1991(17)
博士论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D]. 耿百峰.山东师范大学 2011
[2]中国政党制度的产生与演变[D]. 钟德涛.华中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参政会的工作与斗争[D]. 杨五星.中共中央党校 2005
本文编号:3361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36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