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其批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0 17:44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把研究视角转向关注现实社会的政治学、生态学,一些“绿色运动”渐渐在欧洲和全世界出现,这促使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结合起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着重于批判资本主义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失误及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来分析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探索解决危机的途径。其中以詹姆斯·奥康纳、约翰·贝米拉·福斯特、大卫·佩伯等学者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更加强烈地批判资本主义的对外生态环境政策,提出了生态殖民主义的概念。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展开对生态殖民主义的批判研究。首先从全球视野概述生态殖民主义,阐述其基本内涵,挖掘背后成因,揭示其影响。其次,结合中国实际,深刻揭示生态殖民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危害及其实质,准确把握生态殖民主义在中国的基本概况。最后,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上,运用辩证分析方法批判生态殖民主义,从资本主义制度非正义和生态殖民主义违背生态文明角度批判生态殖民主义,探析其发展趋势,并从增强生态意识、倡导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四个角度提出遏制或消除生态...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殖民主义概述
第一节 生态殖民主义的内涵辨析
一、生态殖民主义的缘起
二、生态殖民主义的界定
三、生态殖民主义与生态帝国主义
第二节 生态殖民主义产生的原因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对外扩张
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第三节 生态殖民主义的影响
一、暂时缓和发达国家生态危机的严峻性
二、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权益和可持续发展
三、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第二章 生态殖民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危害及其本质
第一节 生态殖民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掠夺生态资源
二、垃圾出口、污染产业转移
三、非关税贸易壁垒
四、逃避环境责任
第二节 生态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危害
一、加剧资源消耗与生态破坏
二、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阻碍生态正义的实现
第三节 生态殖民主义的实质即生态掠夺
一、披着“发展”面纱的新殖民主义
二、实施“生态犯罪”的霸权主义
第三章 对生态殖民主义的批判及其启示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非正义在生态领域的延续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本性
二、资本主义全球化反公正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生态殖民主义违背生态文明时代潮流
一、生态殖民主义的历史相对性
二、生态殖民主义终将消亡
第三节 我国应对生态殖民主义的策略
一、增强生态意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三、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倡导生态正义
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张荣华,王绍青. 环境保护. 2017(06)
[2]生态帝国主义批判[J]. 张剑.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02)
[3]资本逻辑与生态正义——对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与超越[J]. 刘顺.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浅议生态危机的主要责任[J]. 徐岩. 改革与开放. 2016(15)
[5]《日诞之地》中的生态帝国主义探析[J]. 王利娟. 海外英语. 2016(10)
[6]生态帝国主义:一个初步考察[J]. 董慧. 江海学刊. 2014(04)
[7]环境殖民主义批判[J]. 李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8]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路日亮. 岭南学刊. 2010(03)
[9]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生态殖民主义批判[J]. 郑湘萍,田启波. 岭南学刊. 2009(06)
[10]生态殖民主义批判[J]. 张剑.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03)
硕士论文
[1]生态殖民主义研究[D]. 刘佳.黑龙江大学 2015
[2]生态帝国主义问题探析[D]. 马涛.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3]从经济危机到生态危机[D]. 王斌.南京师范大学 2012
[4]生态殖民主义探析[D]. 潘淑鸿.湖南师范大学 2011
[5]生态帝国主义初探[D]. 杨程少.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73226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殖民主义概述
第一节 生态殖民主义的内涵辨析
一、生态殖民主义的缘起
二、生态殖民主义的界定
三、生态殖民主义与生态帝国主义
第二节 生态殖民主义产生的原因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对外扩张
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第三节 生态殖民主义的影响
一、暂时缓和发达国家生态危机的严峻性
二、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权益和可持续发展
三、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第二章 生态殖民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危害及其本质
第一节 生态殖民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掠夺生态资源
二、垃圾出口、污染产业转移
三、非关税贸易壁垒
四、逃避环境责任
第二节 生态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危害
一、加剧资源消耗与生态破坏
二、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阻碍生态正义的实现
第三节 生态殖民主义的实质即生态掠夺
一、披着“发展”面纱的新殖民主义
二、实施“生态犯罪”的霸权主义
第三章 对生态殖民主义的批判及其启示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非正义在生态领域的延续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本性
二、资本主义全球化反公正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生态殖民主义违背生态文明时代潮流
一、生态殖民主义的历史相对性
二、生态殖民主义终将消亡
第三节 我国应对生态殖民主义的策略
一、增强生态意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三、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倡导生态正义
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张荣华,王绍青. 环境保护. 2017(06)
[2]生态帝国主义批判[J]. 张剑.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02)
[3]资本逻辑与生态正义——对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与超越[J]. 刘顺.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浅议生态危机的主要责任[J]. 徐岩. 改革与开放. 2016(15)
[5]《日诞之地》中的生态帝国主义探析[J]. 王利娟. 海外英语. 2016(10)
[6]生态帝国主义:一个初步考察[J]. 董慧. 江海学刊. 2014(04)
[7]环境殖民主义批判[J]. 李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8]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路日亮. 岭南学刊. 2010(03)
[9]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生态殖民主义批判[J]. 郑湘萍,田启波. 岭南学刊. 2009(06)
[10]生态殖民主义批判[J]. 张剑.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03)
硕士论文
[1]生态殖民主义研究[D]. 刘佳.黑龙江大学 2015
[2]生态帝国主义问题探析[D]. 马涛.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3]从经济危机到生态危机[D]. 王斌.南京师范大学 2012
[4]生态殖民主义探析[D]. 潘淑鸿.湖南师范大学 2011
[5]生态帝国主义初探[D]. 杨程少.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73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37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