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政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1-09-11 13:24
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政策,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照料、失学辍学、生活无着等现实问题,但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并没有显著减少,仍有大量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成为社会的一大痛点。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出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为下一步农村留守儿童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解决好当前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事关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调查统计分析、数据对比分析和访谈分析等方法对当前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政策、户籍政策和教育政策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对重庆市各区县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和经济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的政策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共同生活并没有显著作用,且一个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负相关性。本研究认为,虽然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于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进程中,但并不能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而否定城镇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继续推进城镇化建设,而当前我国强调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契机。此前关于农村留守...
【文章来源】: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图3-1:重庆市各区域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与比例图从图3-1中可以看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三个区域中数量最高,且所占当地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比例也最高,分析可能是三峡移民对农民工外出务工有推动作用,尤其是被淹没搬迁地区的农民因没有了故土的牵挂,比其他农民更倾向于外出务工,故而使得渝东北地区成为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的地区。主城区都市圈的农村留守儿童占比为2.6%,即每100名农村儿童中仅有2.6人是农村留守儿童,是三个区域中农村留守儿童占比最低的区域,说明主城区外出务工的农民比例更低。而渝东南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接近渝东北地区,推测渝东南地区以旅游业为主的发展模式降低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比例。3.1.2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分布与区县经济发展的关系GDP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探究经济发展水平和留守儿童分布的关系,本研究讲重庆市各区县的GDP和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进行了对比。各区县2019年6月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和2018年全年GDP关系如下图所示,可以明显的看出GDP最高的主城区都市圈的留守儿童数量最少,而经济欠发达的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则相对要多很多,说明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即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与GDP呈显著的负相关性。重庆市各区县2018年的GDP和当地农村留守儿童占比的关系具体如图3-2所示。14
图3-2:重庆市各区县GDP与农村留守儿童占比的关系3.1.3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分布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一产业产值是衡量一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一产业是指农民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一类行业。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指农民和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为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关系,本研究将重庆市各区县2018年的第一产业产值和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进行比较,具体如图3-3所示,将重庆市各区县2018年的第一产业占比和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进行比较,结果如图3-4所示:图3-3:重庆市各区县2018年第一产业产值与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关系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城镇背景下城市智慧末端配送体系发展对策研究[J]. 万志涛. 全国流通经济. 2018(35)
[2]少数民族乡村脱贫的长效路径选择[J]. 钟卫华.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8(06)
[3]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综述[J]. 岳文辕. 好家长. 2018(39)
[4]互联网+ 打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生态网』[J]. 陈德容,李平. 重庆与世界. 2018(08)
[5]家庭处境不利与留守儿童心理适应:心理资本的中介[J]. 范兴华,简晶萍,陈锋菊,于梦娇,周妍,谌俏.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2)
[6]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虐待经历比较及其关系研究——基于两维四象心理健康结构的分析与对策建议[J]. 王鑫强,霍俊妤,张大均,刘培杰. 中国特殊教育. 2018(01)
[7]农村隔代照顾研究状况及其趋势[J]. 许传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8]农村留守儿童应对方式学习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习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J]. 王燕,邵义萍,杨青松,李萌萌,唐丹丹,赵娴. 中国学校卫生. 2017(12)
[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在推进现代化中的伟大创举[J]. 李国祥. 农村工作通讯. 2017(21)
[10]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 姚源松,黄世松. 教师. 2017(28)
硕士论文
[1]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中心的社区营造模式研究[D]. 贺晓淳.湖南师范大学 2018
[2]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协同治理探究[D]. 莫兰.贵州大学 2017
[3]留守儿童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研究[D]. 殷武威.电子科技大学 2017
[4]河源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 傅文彬.华南农业大学 2016
[5]留守儿童犯罪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 付红英.西南政法大学 2016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 曹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
[7]“就近入学”背景下蒙自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 普雪梅.云南大学 2014
[8]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调查报告[D]. 苏维骥.安徽大学 2013
[9]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 翟翔宇.华中师范大学 2013
[10]一个隔代抚养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叙事研究[D]. 杨旭东.西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93077
【文章来源】: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图3-1:重庆市各区域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与比例图从图3-1中可以看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三个区域中数量最高,且所占当地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比例也最高,分析可能是三峡移民对农民工外出务工有推动作用,尤其是被淹没搬迁地区的农民因没有了故土的牵挂,比其他农民更倾向于外出务工,故而使得渝东北地区成为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的地区。主城区都市圈的农村留守儿童占比为2.6%,即每100名农村儿童中仅有2.6人是农村留守儿童,是三个区域中农村留守儿童占比最低的区域,说明主城区外出务工的农民比例更低。而渝东南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接近渝东北地区,推测渝东南地区以旅游业为主的发展模式降低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比例。3.1.2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分布与区县经济发展的关系GDP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探究经济发展水平和留守儿童分布的关系,本研究讲重庆市各区县的GDP和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进行了对比。各区县2019年6月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和2018年全年GDP关系如下图所示,可以明显的看出GDP最高的主城区都市圈的留守儿童数量最少,而经济欠发达的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则相对要多很多,说明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即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与GDP呈显著的负相关性。重庆市各区县2018年的GDP和当地农村留守儿童占比的关系具体如图3-2所示。14
图3-2:重庆市各区县GDP与农村留守儿童占比的关系3.1.3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分布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一产业产值是衡量一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一产业是指农民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一类行业。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指农民和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为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关系,本研究将重庆市各区县2018年的第一产业产值和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进行比较,具体如图3-3所示,将重庆市各区县2018年的第一产业占比和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进行比较,结果如图3-4所示:图3-3:重庆市各区县2018年第一产业产值与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关系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城镇背景下城市智慧末端配送体系发展对策研究[J]. 万志涛. 全国流通经济. 2018(35)
[2]少数民族乡村脱贫的长效路径选择[J]. 钟卫华.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8(06)
[3]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综述[J]. 岳文辕. 好家长. 2018(39)
[4]互联网+ 打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生态网』[J]. 陈德容,李平. 重庆与世界. 2018(08)
[5]家庭处境不利与留守儿童心理适应:心理资本的中介[J]. 范兴华,简晶萍,陈锋菊,于梦娇,周妍,谌俏.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2)
[6]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虐待经历比较及其关系研究——基于两维四象心理健康结构的分析与对策建议[J]. 王鑫强,霍俊妤,张大均,刘培杰. 中国特殊教育. 2018(01)
[7]农村隔代照顾研究状况及其趋势[J]. 许传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8]农村留守儿童应对方式学习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习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J]. 王燕,邵义萍,杨青松,李萌萌,唐丹丹,赵娴. 中国学校卫生. 2017(12)
[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在推进现代化中的伟大创举[J]. 李国祥. 农村工作通讯. 2017(21)
[10]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 姚源松,黄世松. 教师. 2017(28)
硕士论文
[1]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中心的社区营造模式研究[D]. 贺晓淳.湖南师范大学 2018
[2]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协同治理探究[D]. 莫兰.贵州大学 2017
[3]留守儿童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研究[D]. 殷武威.电子科技大学 2017
[4]河源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 傅文彬.华南农业大学 2016
[5]留守儿童犯罪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 付红英.西南政法大学 2016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 曹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
[7]“就近入学”背景下蒙自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 普雪梅.云南大学 2014
[8]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调查报告[D]. 苏维骥.安徽大学 2013
[9]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 翟翔宇.华中师范大学 2013
[10]一个隔代抚养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叙事研究[D]. 杨旭东.西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93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393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