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和理论思考
发布时间:2017-05-04 13:05
本文关键词: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和理论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的持续增长,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为此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迫切性就不言而喻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迎来了迅猛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令人无不为之赞叹。但是,就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背后,生态环境的失衡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导致国家面临严重的环境威胁。对此,在生态环境严重毁坏的基础上,甚至已经到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当下,国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也是我党站在全新的战略高度,更是根据我国未来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做出的。本论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为理论指导,以十八大及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新观点、新思维、新愿望当作是本文写作的起点,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理论观点,为理论思考做铺垫,同时在对国内外相关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成效进行细致梳理的基底上,对十八大以来我国建设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做了详细探讨。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针对我国十八大以来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做了细致探究。第一章引言部分。在本章中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现状。第二章着重叙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理论基础纵观古今,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不能没有理论的支持。在本章中主要叙述了生态文明观念的提出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以及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看法作为理论基础,将现代西方主流生态思想作为重要借鉴,将中国传统文化观中的生态观作为丰厚源泉,借此为下文的具体分析打下扎实基础。第三章回顾了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本章主要追溯了我国不同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特点,详细探讨了各个时期主要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第四章分析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进展十八大以来,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我国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依然面临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针对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的环境问题做了辩证分析,指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康健和正常的生活。第五章则提出为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努力构建美丽中国的路径选择及理论指导。把该问题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探究,使我们可以针对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对策方法,对我们今后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国家领导人也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当前我国所面对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生态系统也严重退化,面对这样岌岌可危的态势,我国势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理念为引导,建立起合理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同时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理念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理念,时刻将其融合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建设的各个角落,为加快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而不断努力。因此,对此课题进行系统详细的探究,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处理在生态环境领域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更准确的找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关系的途径。所以,当前我国着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以来 理论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1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引言13-21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13-15
- 1.2 研究现状15-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7-18
- 1.3 研究方法18-21
- 第二章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理论基础21-29
- 2.1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21-22
- 2.1.1 生态文明21-22
- 2.1.2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22
- 2.2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22-29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是理论渊源22-24
- 2.2.2 当代西方主流生态思想是重要借鉴24-27
- 2.2.3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生态观是丰厚源泉27-29
- 第三章 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29-43
- 3.1 毛泽东时期——开始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9-30
- 3.2 邓小平时期——开始注重保护生态环境30-32
- 3.2.1 把保护环境纳入国家经济策略30-31
- 3.2.2 首次指出环境保护要使用科学技术31
- 3.2.3 基于保护环境制定法律条例31-32
- 3.2.4 组织民众义务植树保护生态平衡32
- 3.3 江泽民时期——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2-35
- 3.3.1 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32-33
- 3.3.2 保护生态环境等于保护生产力33
- 3.3.3 增强环境教育及提升环保意识33-34
- 3.3.4 巩固法制建设34
- 3.3.5 推动科技进步,提倡环保产业34-35
- 3.4 胡锦涛时期——正式提出“生态文明”的重要概念35-38
- 3.4.1 着重指出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35-36
- 3.4.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6
- 3.4.3 建立和谐社会36-37
- 3.4.4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战略37-38
- 3.5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38-43
- 3.5.1 实现和谐生态关乎公平与民生38-39
- 3.5.2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39-40
- 3.5.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0-41
- 3.5.4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41-43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进展43-53
- 4.1 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43-46
- 4.1.1 构建“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观念的递进43-44
- 4.1.2 强调“突出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44
- 4.1.3 推动“三大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44-45
- 4.1.4 强化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45
- 4.1.5 生态文明建设首度步入“十三五”规划45-46
- 4.2 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46-53
- 4.2.1 全员生态环保意识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仍有差距46-47
- 4.2.2 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47-50
- 4.2.3 经济发展模式未出现根本性转变50
- 4.2.4 生态环保法律体制尚未完善50-53
- 第五章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路径选择及理论指导53-63
- 5.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53-58
- 5.1.1 提升全社会成员生态保护意识53-54
- 5.1.2 完善相关环保法律及转变官员政绩观54-57
- 5.1.3 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继续落实可持续发展57-58
- 5.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今后科学发展的理论指导58-63
- 5.2.1 要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引导58-60
- 5.2.2 要驻足实践的根源,持续不断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创新60
- 5.2.3 要切实解决好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大建设”间的联系60-63
-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69
- 致谢69-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生霞;和谐社会离不开生态文明[J];协商论坛;2005年05期
2 孔云峰;;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重庆行政;2005年04期
3 钟波;;抓好连队生态文明建设[J];兵团建设;2006年08期
4 林雁鸣;;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J];当代贵州;2006年18期
5 李良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J];理论参考;2006年12期
6 潘岳;;生态文明的前夜[J];w,
本文编号:345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45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