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问政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及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17:02
本文关键词:我国网络问政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及治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深度普及,公民通过网络媒介行使公民权利并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就变得十分简便、快捷,而如此便捷的公民政治参与途径就被称之为网络问政。网络问政作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兴途径,对公民政治参与带来了诸多影响。网络问政应是公民通过网络行使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并就与公民利益相关的政务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问题反映,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新型公民政治参与形式。网络问政的形式可分为:公民主动参与型、政府主动发布型、公民政府互动型。本文以网络问政的兴起及形式为切入点,分析了网络问政较传统政治中介存在的诸如网络问政主体多元性、平台开放性、成本经济性、参与便捷性和影响广泛性等特点及优点,大致介绍了我国网络问政的发展现状,并以网络问政平台问政和微博问政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通过我国网络问政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结合理论知识,逐步梳理出我国网络问政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其中有畅通问政渠道、提高问政时效、促进政民互动、降低问政门槛、倒逼政务公开等积极作用,当下也存在着易造成公民问政权利不平等、信息的片面盲目传播、公民意见无法集中、问政领域的不平衡、网民提议缺乏严谨等问题,并进而针对问题提出了引导网络问政良性发展的治理措施,其中包括加强网络问政领域的法治建设、提升网络问政收集反馈能力、提高网上政务公开的综合能力、倡导网民文明严谨负责问政、推动网络问政与其它问政形式协同发展。不论网络问政还是其它问政形式,目的都是为了让公民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决策中,使公民的智慧和意见建议更便捷地表达,为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更高效的途径,因此,推动各种务实管用的问政形式共同发展,各种有效渠道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偏废,才是不断拓展公民政治参与的努力方向,以此实现网络问政与其它问政形式实现共同发展、融合互补。因此,网络问政这颗公民政治参与领域的新星还需要公民更多积极参与、政府更多规范引导、社会更多热心关注。本文运用政治学中政治参与与政治发展的理论,来理解和分析我国网络问政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措施,为今后我国网络问政实现健康发展,更为进一步发挥出网络问政对我国政治治理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公民 政治 参与 网络 公开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1.5;D630.9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1
- 引言11-16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1
- 1. 问题的提出11
- 2. 理论意义11
- 3. 现实意义1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 国内研究现状11-14
- 2. 国外研究现状14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4-15
- (四) 论文的创新点、难点与不足15-16
- 1. 论文的创新点15
- 2. 论文的难点与不足15-16
- 一、网络问政的兴起和我国网络问政的发展现状16-25
- (一) 网络问政的兴起及形式16-18
- 1. 网络问政的兴起16-17
- 2. 网络问政的形式17-18
- (二) 网络问政较传统政治中介的特点及优点18-20
- 1. 网络问政主体的多元性18
- 2. 网络问政平台的开放性18-19
- 3. 网络问政成本的经济性19
- 4. 网络问政参与的便捷性19
- 5. 网络问政影响的广泛性19-20
- (三) 我国网络问政发展现状20-25
- 1. 我国网络问政整体发展现状20
- 2. 网络问政平台发展现状20-22
- 3. 微博问政发展现状22-25
- 二、我国网络问政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25-30
- (一) 我国网络问政对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作用25-27
- 1. 网络问政拓宽了问政渠道25
- 2. 网络问政提高了问政效率25-26
- 3. 网络问政促进了政民互动26
- 4. 网络问政降低了问政门槛26
- 5. 网络问政倒逼了政务公开26-27
- (二) 我国网络问政给公民政治参与带来的问题27-30
- 1. 网络问政易造成公民问政权利不平等27
- 2. 网络问政易造成信息的片面盲目传播27-28
- 3. 网络问政易造成公民意见难以集中28
- 4. 网络问政易造成问政领域的不均衡28-29
- 5. 网络问政易造成网民提议缺乏严谨29-30
- 三、引导网络问政良性发展的治理措施30-39
- (一) 加强网络问政领域的法治建设30-32
- 1. 加强网络问政法律法规的立法建设30-31
- 2. 加强网络问政法律法规的执法建设31
- 3. 加强网络问政法律法规的守法建设31-32
- (二) 提升网络问政信息收集反馈能力32-33
- 1. 提升网络问政信息收集汇总能力32
- 2. 提升网络问政查证落实能力32-33
- 3. 提升网络问政反馈公开能力33
- (三) 提高网上政务公开的综合能力33-35
- 1. 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34
- 2. 提高政务公开的速度34
- 3. 提高政务信息的整合度34-35
- (四) 营造健康负责严谨的网络问政氛围35-36
- 1. 营造健康的网络问政氛围35
- 2. 营造负责的网络问政氛围35-36
- 3. 营造严谨的网络问政氛围36
- (五) 推动网络问政与其它问政形式协同发展36-39
- 1. 促进网络问政与其它问政形式深度融合发展36-37
- 2. 引导网络问政与其它问政形式突出特色发展37
- 3. 推动网络问政与其它问政形式实现共同发展37-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1
- 附录41-44
- 后记44-4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宪福;;网络问政的发展状况与应对措施[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赵红卫;;论“网络问政”及其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0年15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网络问政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及治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4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