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诸妓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0 00:13
妓并非唐代特有的产物,但唐代诸妓数量众多,颇为活跃。作为—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唐代诸妓的来源不—,有因罪籍没、家道中落者,有买卖、赠送者,有民间选取、掠夺、进贡者。这种情况决定了她们卑微低贱的社会地位。从大量资料来看,唐代诸妓有多种类型,本文按照其所属的管理之处分为公妓和私妓两大类。由于唐代特定的文化环境,诸妓的生活往往与时代的潮流相适应。大体上可从文化、艺术两方面进行论述。从文化来看,在诗歌盛极一时、人人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时代里,诸妓也不例外,她们不仅使众多诗歌广为流传,同时也创作了大量值得肯定的作品。唐代小说盛行,文人与妓的广泛接触,也成为了众多文人小说传奇中的主人公。最后,唐人饮酒习惯招妓,于是她们也逐渐成为酒宴中的主角、酒令的掌控者,对于酒令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艺术生活中,诸妓的音乐、舞蹈等技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断进步,是有唐一代才艺的主要承担者。唐代诸妓虽然难以摆脱法定的低贱身份,但在现实生活中,她们因发挥的作用而备受尊重。因此,她们比那些受传统所束的女子更加自由。诸妓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有唐一代逐渐发展,并延续至后代。诸妓凭借自身的艺术特点与优势,不仅丰富了唐代...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 选题意义
2. 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学术史回顾
1. 研究现状
2. 主要成绩与存在问题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 研究方法
2.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唐代诸妓的来源
第一节 因罪籍没或家道中落
第二节 进贡与赠送
第三节 民间选取与掠夺
第二章 唐代诸妓的类型
第一节 公妓
1. 宫妓
2. 官妓
3.营妓
第二节 私妓
1. 家妓
2. 民妓
第三章 唐代诸妓的生活
第一节 诸妓的文化生活
1. 诸妓与诗歌
2. 诸妓与小说
3. 诸妓与酒令文化
第二节 诸妓的艺术生活
1. 诸妓与音乐
2. 诸妓与舞蹈
第四章 诸妓的地位、特征与影响
第一节 诸妓的身份地位
1. 世俗眼中的低贱身份
2. 诸妓的现实地位
第二节 诸妓的特征
1. 诸妓的普遍性
2. 诸妓的延续性
第三节 诸妓的影响
1. 对当世的影响
2. 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代乐营与营妓刍论[J]. 郭威. 艺术探索. 2016(05)
[2]唐代舞蹈诗中的舞姬形象探析——兼论唐人的女性审美取向[J]. 杨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3)
[3]唐代官妓及对诗词创作和传播的影响[J]. 王立.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4]唐代文士与妓女关系之探究[J]. 王秀云.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10)
[5]唐代乐工歌妓及其对唐诗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J]. 王立增.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9(01)
[6]唐代乐工歌妓与诗歌传唱[J]. 王立增. 北方论丛. 2009(02)
[7]谈唐朝歌伎对民族声乐的贡献[J]. 张雪敏.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09)
[8]词中“小令”一体辨析[J]. 霍明宇. 殷都学刊. 2007(03)
[9]论宋代之前家伎的歌诗活动及其影响[J]. 刘水云,李慧. 浙江学刊. 2007(03)
[10]唐人酒席间的歌舞与酒令[J]. 尹占华.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6(04)
硕士论文
[1]唐传奇风尘女子形象研究[D]. 田淑珍.华中科技大学 2014
[2]中唐男权社会下的女性诗人研究[D]. 任皓.温州大学 2013
[3]音乐与身份:唐代乐妓的音乐生活[D]. 何玉.西南大学 2012
[4]唐代咏妓诗研究[D]. 雷陈生.陕西理工学院 2012
[5]士人风流[D]. 何维娜.宁波大学 2012
[6]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 张博.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
[7]唐妓与晚唐诗歌创作[D]. 许颖.河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06172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 选题意义
2. 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学术史回顾
1. 研究现状
2. 主要成绩与存在问题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 研究方法
2.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唐代诸妓的来源
第一节 因罪籍没或家道中落
第二节 进贡与赠送
第三节 民间选取与掠夺
第二章 唐代诸妓的类型
第一节 公妓
1. 宫妓
2. 官妓
3.营妓
第二节 私妓
1. 家妓
2. 民妓
第三章 唐代诸妓的生活
第一节 诸妓的文化生活
1. 诸妓与诗歌
2. 诸妓与小说
3. 诸妓与酒令文化
第二节 诸妓的艺术生活
1. 诸妓与音乐
2. 诸妓与舞蹈
第四章 诸妓的地位、特征与影响
第一节 诸妓的身份地位
1. 世俗眼中的低贱身份
2. 诸妓的现实地位
第二节 诸妓的特征
1. 诸妓的普遍性
2. 诸妓的延续性
第三节 诸妓的影响
1. 对当世的影响
2. 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代乐营与营妓刍论[J]. 郭威. 艺术探索. 2016(05)
[2]唐代舞蹈诗中的舞姬形象探析——兼论唐人的女性审美取向[J]. 杨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3)
[3]唐代官妓及对诗词创作和传播的影响[J]. 王立.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4]唐代文士与妓女关系之探究[J]. 王秀云.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10)
[5]唐代乐工歌妓及其对唐诗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J]. 王立增.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9(01)
[6]唐代乐工歌妓与诗歌传唱[J]. 王立增. 北方论丛. 2009(02)
[7]谈唐朝歌伎对民族声乐的贡献[J]. 张雪敏.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09)
[8]词中“小令”一体辨析[J]. 霍明宇. 殷都学刊. 2007(03)
[9]论宋代之前家伎的歌诗活动及其影响[J]. 刘水云,李慧. 浙江学刊. 2007(03)
[10]唐人酒席间的歌舞与酒令[J]. 尹占华.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6(04)
硕士论文
[1]唐传奇风尘女子形象研究[D]. 田淑珍.华中科技大学 2014
[2]中唐男权社会下的女性诗人研究[D]. 任皓.温州大学 2013
[3]音乐与身份:唐代乐妓的音乐生活[D]. 何玉.西南大学 2012
[4]唐代咏妓诗研究[D]. 雷陈生.陕西理工学院 2012
[5]士人风流[D]. 何维娜.宁波大学 2012
[6]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 张博.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
[7]唐妓与晚唐诗歌创作[D]. 许颖.河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06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506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