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国家形象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9 08:42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实力的不断壮大,中国国家形象建设对于中国的全面发展来说显得愈发重要。建国以后,从毛泽东开始,每一代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都有适应于中国国情的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具体论述。自习近平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以来,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在其治国理政方略中的地位愈加凸显。本文将对习近平国家形象理论进行一个全面深入研究,具体包括习近平国家形象理论的内涵、来源,以及建构理想国家形象的路径,以便为中国的发展实践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在国家形象内涵方面,本研究主要以“五位一体”为分析框架,总结归纳了习近平国家形象理论中对理想国家形象的表述及其内涵,并将中国的理想形象、国内外民众对中国现有的形象认知与中国客观国情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不同的国家形象在建构态势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主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也存在一定差异。成绩与问题并存,需要中国在未来发展中有针对性地推动解决。在理论的来源方面,本研究认为,习近平国家形象理论作为一整套思想战略体系,其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史不断沉淀、提炼、总结和演绎的过程,有着丰富的思想积淀与来源。该理论体系主要有三大来源,一是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的...
【文章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家形象
1.2.2 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
1.2.3 国家领导人的国家形象理论
1.2.4 习近平、习近平思想及习近平国家形象理论
1.3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国家形象理论
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2 习近平国家形象理论的内涵
2.2.1 经济形象
2.2.2 政治形象
2.2.3 社会形象
2.2.4 文化形象
2.2.5 生态形象
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国家形象理论的关系
2.3.1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3.2 相辅相成的关系
3 习近平国家形象理论的来源
3.1 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的影响
3.1.1 毛泽东——社会主义大国形象的开拓者
3.1.2 邓小平——和平发展形象的奠基人
3.1.3 江泽民——稳固已有形象,开辟新形象
3.1.4 胡锦涛——国家形象公关时代的起航
3.2 国际关系、国际传播的启示
3.2.1 国际力量格局变更的影响
3.2.2 国际舆论环境的影响
3.2.3 国际传播的趋势与理念
3.2.4 国际和平发展的需要
3.2.5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
3.3 习近平个人从政经历的影响
3.3.1 梁家河——了解真实的乡土中国
3.3.2 河北正定——治国先治县
3.3.3 福建宁德——打好脱贫脱困战
3.3.4 浙江——治国战略的“孵化厂”
3.3.5 上海——现代化国家形象的先行地
4 建构理想国家形象的路径
4.1 做好——提升国家实力
4.1.1 “做好”的哲学理论基础
4.1.2 做好经济建设
4.1.3 做好政治建设
4.1.4 做好社会建设
4.1.5 做好文化建设
4.1.6 做好生态建设
4.2 说好——加强国家形象传播
4.2.1 遵循传播规律,做好顶层设计
4.2.2 实现官民协同传播
4.2.3 创新传播内容,讲好中国故事
4.2.4 实现多渠道、多形式融合传播
4.2.5 打破文化隔膜,注重本土化、在地化传播
4.2.6 打造专业化队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战后日本国家形象的演变与构建 [J]. 毕亚娜. 东北亚学刊. 2019(01)
[2]习近平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分析——“立场三角”理论和评价理论融合视角 [J]. 马倩.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中国民生调查2018综合研究报告——新时代的民生保障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张军扩,叶兴庆,葛延风,金三林,朱贤强. 管理世界. 2018(11)
[4]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的中美国家形象构建 [J]. 诸葛湘君.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J]. 杨娇. 唯实(现代管理). 2018(10)
[6]政论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J]. 刘煜,张红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9)
[7]《欧洲时报》英国版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J]. 赵靖. 传播力研究. 2018(23)
[8]论中国形象的塑造——以《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为例 [J]. 张薇. 传播力研究. 2018(17)
[9]习近平早期新闻传播实践及新闻传播思想初探——从梁家河到西子湖畔 [J]. 张志君. 教育传媒研究. 2018(03)
[10]新型大国形象塑造的探索与实践——以习近平主席外交舞台演讲为例 [J]. 柳宏. 对外传播. 2018(03)
博士论文
[1]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 廉晓敏.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领导人的国家形象思想[D]. 熊少翀.华中科技大学. 2015
[2]2014年默克尔政府宣言中的德国形象构建[D]. 刘霞.浙江大学. 2015
[3]奥巴马政府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跨文化传播战略[D]. 邬甜甜.复旦大学. 2014
[4]基于国家行为理论的国家形象塑造[D]. 张晓耘.复旦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55785
【文章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家形象
1.2.2 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
1.2.3 国家领导人的国家形象理论
1.2.4 习近平、习近平思想及习近平国家形象理论
1.3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国家形象理论
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2 习近平国家形象理论的内涵
2.2.1 经济形象
2.2.2 政治形象
2.2.3 社会形象
2.2.4 文化形象
2.2.5 生态形象
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国家形象理论的关系
2.3.1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3.2 相辅相成的关系
3 习近平国家形象理论的来源
3.1 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的影响
3.1.1 毛泽东——社会主义大国形象的开拓者
3.1.2 邓小平——和平发展形象的奠基人
3.1.3 江泽民——稳固已有形象,开辟新形象
3.1.4 胡锦涛——国家形象公关时代的起航
3.2 国际关系、国际传播的启示
3.2.1 国际力量格局变更的影响
3.2.2 国际舆论环境的影响
3.2.3 国际传播的趋势与理念
3.2.4 国际和平发展的需要
3.2.5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
3.3 习近平个人从政经历的影响
3.3.1 梁家河——了解真实的乡土中国
3.3.2 河北正定——治国先治县
3.3.3 福建宁德——打好脱贫脱困战
3.3.4 浙江——治国战略的“孵化厂”
3.3.5 上海——现代化国家形象的先行地
4 建构理想国家形象的路径
4.1 做好——提升国家实力
4.1.1 “做好”的哲学理论基础
4.1.2 做好经济建设
4.1.3 做好政治建设
4.1.4 做好社会建设
4.1.5 做好文化建设
4.1.6 做好生态建设
4.2 说好——加强国家形象传播
4.2.1 遵循传播规律,做好顶层设计
4.2.2 实现官民协同传播
4.2.3 创新传播内容,讲好中国故事
4.2.4 实现多渠道、多形式融合传播
4.2.5 打破文化隔膜,注重本土化、在地化传播
4.2.6 打造专业化队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战后日本国家形象的演变与构建 [J]. 毕亚娜. 东北亚学刊. 2019(01)
[2]习近平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分析——“立场三角”理论和评价理论融合视角 [J]. 马倩.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中国民生调查2018综合研究报告——新时代的民生保障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张军扩,叶兴庆,葛延风,金三林,朱贤强. 管理世界. 2018(11)
[4]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的中美国家形象构建 [J]. 诸葛湘君.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J]. 杨娇. 唯实(现代管理). 2018(10)
[6]政论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J]. 刘煜,张红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9)
[7]《欧洲时报》英国版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J]. 赵靖. 传播力研究. 2018(23)
[8]论中国形象的塑造——以《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为例 [J]. 张薇. 传播力研究. 2018(17)
[9]习近平早期新闻传播实践及新闻传播思想初探——从梁家河到西子湖畔 [J]. 张志君. 教育传媒研究. 2018(03)
[10]新型大国形象塑造的探索与实践——以习近平主席外交舞台演讲为例 [J]. 柳宏. 对外传播. 2018(03)
博士论文
[1]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 廉晓敏.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领导人的国家形象思想[D]. 熊少翀.华中科技大学. 2015
[2]2014年默克尔政府宣言中的德国形象构建[D]. 刘霞.浙江大学. 2015
[3]奥巴马政府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跨文化传播战略[D]. 邬甜甜.复旦大学. 2014
[4]基于国家行为理论的国家形象塑造[D]. 张晓耘.复旦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55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55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