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论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的中法关系(1995年5月—2005年5月)

发布时间:2017-05-12 03:07

  本文关键词:论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的中法关系(1995年5月—2005年5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国是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第一个西方大国。法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现存少数社会主义国家之一。1995年5月,雅克·希拉克当选为法国总统后,中法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本文从中法关系发展的史实出发,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了希拉克总统执政后中法关系的发展规律,并在分析发展规律动因的基础上预测和判断了中法关系未来的走向,这不仅有益于中法两国的进一步友好合作,也有益于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正文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回顾希拉克总统执政前中法关系,从1964年1月中法两国建交到1995年5月希拉克总统上台。重点叙述这段时期中法关系发展的主要史实。 第二部分为分析希拉克总统执政后的国际背景、各自国内背景、对外政策和叙述中法关系发展进程。将中法关系的发展将国际背景、国内背景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侧重于对中法关系的总体把握。 第三部分是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分析希拉克总统执政后中法关系发展的特点,即:对话成为推动中法两国关系发展的首要手段;首脑外交在中法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著;两国文化交流频繁、活跃,成为中法关系的一大亮点。 第四部分深入分析希拉克总统执政后中法关系发展规律的动因。分两部分进行分析:一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四方面来分析中法关系发展的合作基础;二是分析中法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台湾因素、人权因素、贸易因素、西藏因素。 第五部分是预测和判断中法关系发展的前景。认为未来中法关系是否能真正达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度,最关键还在于两国经济关系发展的程度和深度。这是中法关系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关键词】:国际关系 希拉克总统 中法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822.3
【目录】:
  • 前言7-8
  • 一、希拉克总统执政前中法关系的回顾8-9
  • 二、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中法关系发展的背景及进程9-20
  • (一)、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中法关系发展的国际背景9-11
  • 1、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9-10
  • 2、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抵挡,现代科技影响不断加深10-11
  • 3、西方军事干涉主义抬头,局部的战乱、紧张、动荡此起彼伏11
  • (二)、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中法两国的国内背景及对外政策11-17
  • 1、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法国的国内背景及对外政策11-14
  • (1)、法国的国内背景11-13
  • (2)、法国的对外政策13-14
  • 2、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中国的国内背景及对外政策14-17
  • (1)、中国的国内背景14-16
  • (2)、中国的对外政策16-17
  • (三)、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中法关系发展的进程17-20
  • 1、发展期(1995年5月~1999年12月)17-18
  • 2、迂回期(1999年12月~2000年10月)18
  • 3、高潮期(2000年10月~2005年5月)18-20
  • 三、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中法关系的发展特点20-26
  • (一)、对话成为推动中法两国关系发展的首要手段20-21
  • (二)、首脑外交在中法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著21-23
  • (三)、两国文化交流频繁、活跃,成为中法关系的一大亮点23-26
  • 四、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中法关系发展规律的动因分析26-52
  • (一)、中法关系发展的合作基础26-41
  • 1、国际政治方面26-30
  • 2、经济方面30-35
  • 3、文化方面35-38
  • 4、军事方面38-41
  • (二)、中法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41-52
  • 1、台湾因素41-43
  • 2、人权因素43-48
  • 3、贸易因素48-50
  • 4、西藏因素50-52
  • 五、中法关系发展的前景52-54
  • 结束语54-56
  • 主要参考文献56-60
  • 后记6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隆兴;萨科齐政府对华政策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润春;萨科奇执政以来的中法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的中法关系(1995年5月—2005年5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58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8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