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保障房社区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0 20:31
在新自由主义浪潮和全球化的背景下,飞速的城市化发展提升了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物质环境,但同时也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城市空间的不平等。与此同时,城市空间权利转移带来的不均衡分配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空间的分异、社会阶层差距加大,到社会隔离和心理排斥等城市病成为了未来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保障房可以作为一种应对策略的空间载体,能够减少城市权利的不平等,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帮助中低收入阶层融入社会。因而保障法社区的社会融合问题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首先从宏观视角出发,以伦敦的保障房为研究对象,对其社会融合的政策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剖析其保障房社区社会融合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其次再以微观视角为切入点,对重庆市康庄美地保障房社区进行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思路——定性部分主要使用访谈素材对研究结论作解释;定量部分则是分别利用因子分析来测度社区的社会融合度,影响机制则是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最后就未来重庆的保障房社区的社会融合发展提出政策优化意见。本文由以下四个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主要对研究背景,明确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相关说明阐述。...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1-2017年重庆市主城区公租房摇号配租房源数量Figure1.1AllocationofthepublicrentedhouseintheMainCityofChongqingfrom2011-201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keyword”,阀值设置为“Top15( 每个时间切片内选取频次最高的 15 个对象) ,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 国内外关于社会融合的研究呈现成了相近的趋势,但近十年以来我国对于社会融合度的关注一直超过国外,至到 2016 年才实现了文献数量上的逆转。而在表 2.1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流动人口(17 次)和农名工(15 次),其次邻里交往、社会效应和政策类别下的关键词频率相近。
,他的种族关系循环理念至今仍旧影响着社会学的发展。早期芝加哥学派认为群体之间的关系是由稀缺资源的竞争而主导的,例如社会中基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社会地位[2]。虽然竞争并非是群体互动间的唯一形式,但是,Park将其视为四种互动模式(竞争、冲突、适应、同化)中的主要推动力,并将种族关系循环理念视为内在群体间互相作用形成的一个线性序列[第一阶段为移民和当地居民间的交流,当地居民对其具有一种(友好的)好奇心。移民试图将自身融入到新社会中并寻找一种方式来引导他们的生活。但是,这一点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移民和图2.2中国社会融合研究的中文关键词Time-Zone图谱Figure2.2Time-zoneViewofChineseKeywordofAffordableHousingStudiesinChina资料来源:笔者自绘图2.2中国社会融合研究的中文关键词Time-Zone图谱资料来源:笔者自绘图2.2中国社会融合研究的中文关键词Time-Zone图谱资料来源:笔者自绘图2.2中国社会融合研究的中文关键词Time-Zone图谱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保障房社区的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以武汉市为例[J]. 李梦玄,周义. 城市问题. 2018(10)
[2]当代英国住房建设评估的经验与借鉴[J]. 赵捷,彭正洪,李志刚. 国际城市规划. 2019(01)
[3]大型保障房住区贫困集聚测度及其发展对策[J]. 王承慧,张丹蕾,汪徽. 规划师. 2017(12)
[4]流动人口居住与住房视角下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J]. 李含伟,王贤斌,刘丽. 南方人口. 2017(05)
[5]大型保障房社区公共设施供给机制优化研究[J]. 王承慧,章毓婷. 城市规划学刊. 2017(02)
[6]“人居三”、《新城市议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石楠. 城市规划. 2017(01)
[7]“人居三”对城市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指向[J]. 吴志强.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6)
[8]当代中国城市移民的居住区位与社会排斥——对上海的实证研究[J]. 沈洁.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9)
[9]从空间隔离走向社会融合:基于居住空间的评析[J]. 陈宏胜,吴利辉,李志刚. 规划师. 2015(S2)
[10]基于社会融合视角的保障性住房研究评述及启示[J]. 徐苗,马雪雯.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05)
硕士论文
[1]重庆保障房社区非正规就业群体职住空间失配研究[D]. 杨碧波.重庆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99473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1-2017年重庆市主城区公租房摇号配租房源数量Figure1.1AllocationofthepublicrentedhouseintheMainCityofChongqingfrom2011-201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keyword”,阀值设置为“Top15( 每个时间切片内选取频次最高的 15 个对象) ,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 国内外关于社会融合的研究呈现成了相近的趋势,但近十年以来我国对于社会融合度的关注一直超过国外,至到 2016 年才实现了文献数量上的逆转。而在表 2.1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流动人口(17 次)和农名工(15 次),其次邻里交往、社会效应和政策类别下的关键词频率相近。
,他的种族关系循环理念至今仍旧影响着社会学的发展。早期芝加哥学派认为群体之间的关系是由稀缺资源的竞争而主导的,例如社会中基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社会地位[2]。虽然竞争并非是群体互动间的唯一形式,但是,Park将其视为四种互动模式(竞争、冲突、适应、同化)中的主要推动力,并将种族关系循环理念视为内在群体间互相作用形成的一个线性序列[第一阶段为移民和当地居民间的交流,当地居民对其具有一种(友好的)好奇心。移民试图将自身融入到新社会中并寻找一种方式来引导他们的生活。但是,这一点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移民和图2.2中国社会融合研究的中文关键词Time-Zone图谱Figure2.2Time-zoneViewofChineseKeywordofAffordableHousingStudiesinChina资料来源:笔者自绘图2.2中国社会融合研究的中文关键词Time-Zone图谱资料来源:笔者自绘图2.2中国社会融合研究的中文关键词Time-Zone图谱资料来源:笔者自绘图2.2中国社会融合研究的中文关键词Time-Zone图谱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保障房社区的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以武汉市为例[J]. 李梦玄,周义. 城市问题. 2018(10)
[2]当代英国住房建设评估的经验与借鉴[J]. 赵捷,彭正洪,李志刚. 国际城市规划. 2019(01)
[3]大型保障房住区贫困集聚测度及其发展对策[J]. 王承慧,张丹蕾,汪徽. 规划师. 2017(12)
[4]流动人口居住与住房视角下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J]. 李含伟,王贤斌,刘丽. 南方人口. 2017(05)
[5]大型保障房社区公共设施供给机制优化研究[J]. 王承慧,章毓婷. 城市规划学刊. 2017(02)
[6]“人居三”、《新城市议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石楠. 城市规划. 2017(01)
[7]“人居三”对城市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指向[J]. 吴志强.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6)
[8]当代中国城市移民的居住区位与社会排斥——对上海的实证研究[J]. 沈洁.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9)
[9]从空间隔离走向社会融合:基于居住空间的评析[J]. 陈宏胜,吴利辉,李志刚. 规划师. 2015(S2)
[10]基于社会融合视角的保障性住房研究评述及启示[J]. 徐苗,马雪雯.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05)
硕士论文
[1]重庆保障房社区非正规就业群体职住空间失配研究[D]. 杨碧波.重庆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99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599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