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根源的哲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22 10:49
“网络暴力”是在信息时代基于互联网、信息和新媒体技术而产生的,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以语言攻击、信息搜索为特征,针对特定人而发生的基本权益侵犯事件。因其参与群体广泛且数量庞大、展现形式多样、影响深远、频率较快等因素逐渐得到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在自媒体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现实的人”为根本出发点,以其存在方式——感性的实践活动为依据,分别从社会现实、实践交往方式和社会心理三个角度分析“网络暴力”的概念,并深入挖掘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首先,从以上三个角度出发系统化总结概括了“网络暴力”概念并分析其特征及表现形式。“网络暴力”是社会现实矛盾冲突于网络中的折射和发展,是在网络技术条件促成新的实践交往模式中于网络媒介居间作用的调节下所形成的交往异化行为,是非理性心理状态于网络环境或网络空间特定事件中的强攻击性表达的一种新型社会问题。其次,从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个角度分别分析了“网络暴力”的社会根源、实践交往根源和社会心理根源,社会现实根源主要是指社会主要矛盾、居间的技术虚拟化环境;实践交往...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2 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研究方法
2 “网络暴力”的内涵、表现形式及特点分析
2.1 “网络暴力”的内涵
2.1.1 “网络暴力”是现实矛盾的折射和延展
2.1.2 “网络暴力”是异化的交往
2.1.3 “网络暴力”是不良的社会心理表达
2.2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2.2.1 多样化展现的信息攻击
2.2.2 具有强针对性的人肉搜索
2.2.3 被动的信息压迫
2.3 “网络暴力”的特点
2.3.1 利益的直接相关性
2.3.2 参与者的群体化复杂化
2.3.3 以精神和心理为主的伤害
2.3.4 易被忽略的情景和易失控的局面
3 哲学视域下“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分析
3.1 社会现实因素提供的环境条件
3.1.1 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状况与不良思潮的影响
3.1.2 居间的技术调节及虚拟化技术环境的推动
3.2 实践模式转变引发的社交方式变革
3.2.1 技术化实践模式下的认知偏差
3.2.2 以信息为基础的交往异化
3.3 非理性社会心理因素的内在影响
3.3.1 信息不对称下的情绪失控
3.3.2 不良的个人价值诉求
3.3.3 非正确反映自觉文化形态的道德绑架
4 应对“网络暴力”问题的措施
4.1 重视社会主要矛盾完善社会现实环境
4.1.1 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物质及精神现状
4.1.2 加强思想道德引领推进辩证思维引导
4.1.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网络践行准则
4.2 重视媒介工具的居间引导效用
4.2.1 加强网络技术空间的自我整治
4.2.2 加强新旧媒介工具的联合引导
4.3 加强社会个体的自我调控
4.3.1 重视技术学习构建理性自我强化主体地位
4.3.2 塑造正向价值观
4.3.3 明确道德义务底线建立“道德公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十九大报告关键词[J]. 季晓磊. 中国经济周刊. 2017(41)
[2]网络暴力的发展研究:内涵类型、现状特征与治理对策——基于2012-2016年30起典型网络暴力事件分析[J]. 李华君,曾留馨,滕姗姗. 情报杂志. 2017(09)
[3]道德绑架现象论析[J]. 杜振吉,孟凡平. 学术研究. 2016(03)
[4]关于网络暴力语言界定与分类的探讨[J]. 杨偃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3)
[5]互联网思维的舆情表达与节点把握[J]. 毕宏音. 重庆社会科学. 2015(05)
[6]民间社会意识的核心:价值诉求[J]. 黄晓星. 现代哲学. 2013(03)
[7]网络突破传统社会道德监督局限性分析[J]. 邓大庆.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8]网络时代的媒介权力结构与社会利益变迁——以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为视角[J]. 刘卫东,荣荣.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2(02)
[9]“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J]. 姜方炳. 浙江学刊. 2011(06)
[10]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社会心理基础分析[J]. 邱中慧.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1(03)
本文编号:3602060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2 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研究方法
2 “网络暴力”的内涵、表现形式及特点分析
2.1 “网络暴力”的内涵
2.1.1 “网络暴力”是现实矛盾的折射和延展
2.1.2 “网络暴力”是异化的交往
2.1.3 “网络暴力”是不良的社会心理表达
2.2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2.2.1 多样化展现的信息攻击
2.2.2 具有强针对性的人肉搜索
2.2.3 被动的信息压迫
2.3 “网络暴力”的特点
2.3.1 利益的直接相关性
2.3.2 参与者的群体化复杂化
2.3.3 以精神和心理为主的伤害
2.3.4 易被忽略的情景和易失控的局面
3 哲学视域下“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分析
3.1 社会现实因素提供的环境条件
3.1.1 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状况与不良思潮的影响
3.1.2 居间的技术调节及虚拟化技术环境的推动
3.2 实践模式转变引发的社交方式变革
3.2.1 技术化实践模式下的认知偏差
3.2.2 以信息为基础的交往异化
3.3 非理性社会心理因素的内在影响
3.3.1 信息不对称下的情绪失控
3.3.2 不良的个人价值诉求
3.3.3 非正确反映自觉文化形态的道德绑架
4 应对“网络暴力”问题的措施
4.1 重视社会主要矛盾完善社会现实环境
4.1.1 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物质及精神现状
4.1.2 加强思想道德引领推进辩证思维引导
4.1.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网络践行准则
4.2 重视媒介工具的居间引导效用
4.2.1 加强网络技术空间的自我整治
4.2.2 加强新旧媒介工具的联合引导
4.3 加强社会个体的自我调控
4.3.1 重视技术学习构建理性自我强化主体地位
4.3.2 塑造正向价值观
4.3.3 明确道德义务底线建立“道德公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十九大报告关键词[J]. 季晓磊. 中国经济周刊. 2017(41)
[2]网络暴力的发展研究:内涵类型、现状特征与治理对策——基于2012-2016年30起典型网络暴力事件分析[J]. 李华君,曾留馨,滕姗姗. 情报杂志. 2017(09)
[3]道德绑架现象论析[J]. 杜振吉,孟凡平. 学术研究. 2016(03)
[4]关于网络暴力语言界定与分类的探讨[J]. 杨偃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3)
[5]互联网思维的舆情表达与节点把握[J]. 毕宏音. 重庆社会科学. 2015(05)
[6]民间社会意识的核心:价值诉求[J]. 黄晓星. 现代哲学. 2013(03)
[7]网络突破传统社会道德监督局限性分析[J]. 邓大庆.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8]网络时代的媒介权力结构与社会利益变迁——以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为视角[J]. 刘卫东,荣荣.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2(02)
[9]“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J]. 姜方炳. 浙江学刊. 2011(06)
[10]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社会心理基础分析[J]. 邱中慧.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1(03)
本文编号:3602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602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