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安置·再教育·返城:洛川县北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2 18:32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下乡的对象主要是家住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国家鼓励他们回乡务农,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压缩初中,小学的招生人数,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农村的文盲多,农业合作化后,需要大批的管理人才和初级办事员。之后,学生下乡逐渐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方向,城市学生也逐渐自发的下乡务农。大规模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始于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根据这一最高指示,全国上下立刻沸腾起来,上至中央下到生产队,全国各级政府纷纷响应这一指示。洛川县地处延安地区南部,1968年底共有2395名北京知青来到这里,分别安置在全县16个公社中。本文拟在安置,再教育,返城三个方面就洛川县北京知青进行探究。在安置初期,县革委会根据上级要求和各生产队实际情况,妥善解决住宿,安置经费的发放,口粮供应,布棉用度,医疗卫生,精神需求,劳动工分计算等安置工作。为了让安置政策落在实处,洛川县革委会不定期的在各公社,生产大队中展开调查,及时调整住宿,经费管理,工分计算等方面的问题,确保知青在生产队的基本生活。知识青年上山下...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档案资料
        2.纪实性丛书
        3.研究成果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的基本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洛川县北京知青来源及结构性分析
    (一)洛川县的人文地理
    (二)延安:北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重要选择地
    (三)洛川县北京知青的构成
二、洛川县北京知青的安置工作
    (一)运送接待工作
    (二)知青的安置工作
        1.落实知青经费和分配知青口粮
        2.修建知青住房
        3.补助知青布棉用度
        4.提高知青医疗卫生保障
        5.丰富知青精神生活
    (三)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安置经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2.建房住宿问题及应对
        3.知识青年口粮分配问题及化解
        4.其它问题
三、洛川县对北京知青的再教育
    (一)毛主席对知青进行再教育的原因
    (二)洛川县再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立
    (三)洛川县再教育的内容
        1.强化阶级观念
        2.树立劳动光荣价值观
        3.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4.基本生活技能的教育
    (四)再教育的方式方法
        1.大火炼真金
        2.典型引路子
        3.组织学习班
        4.“三为主”的方法
        5.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方法
    (五)再教育的意义及成效
        1.知青个人自理能力、价值观、精神面貌的改变
        2.知青对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
    (六)再教育的不足
        1.学习成效低
        2.再教育成效的有限性
        3.社会认可度低
四、洛川县北京知青的返城
    (一)返城政策的调整及其原因
    (二)洛川县北京知青返城的途径
        1.病残学生的返城
        2.接班
        3.招工
        4.回原籍参加知识青年下乡运动
        5.病退困退
        6.报考大中专学校
        7.参军
        8.提拔为领导干部
    (三)清理知青经费和物资
    (四)其他遗留问题
        1.已婚青年所面临的窘境
        2.因公致残知青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知青上山下乡始末(上篇)[J]. 孙成民.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2016(04)
[2]“上山下乡”与知识青年的阶层分化及生活幸福感研究[J]. 王甫勤.  南京社会科学. 2011(02)
[3]“文革”前上山下乡运动与乌托邦理想[J]. 邓鹏.  社会科学论坛. 2010(14)
[4]知识分子到农村去的历史传承和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J]. 杨雪英,周桂芹.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5]上海市回沪知青子女抗逆力研究[J]. 朱孔芳,刘小霞.  当代青年研究. 2010(01)
[6]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J]. 王汉生,刘亚秋.  社会. 2006(03)
[7]当代中国逆城市化研究(1949-1978)[J]. 邱国盛.  社会科学辑刊. 2006(03)
[8]从社会转型的视角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J]. 武夷樵.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2006(03)
[9]命运的抗争——知识青年回城心态分析[J]. 李巧宁.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6(02)
[10]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J]. 陈秋兰.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4(04)

博士论文
[1]不对称的社会实验——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D]. 张曙.中共中央党校 2001

硕士论文
[1]江西省九江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D]. 于明星.江西师范大学 2016
[2]1962-1980年新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D]. 李斐.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浙江省黄岩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56~1981年[D]. 张劲松.西北师范大学 2014
[4]1968~1980 年甘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D]. 张弘.西北师范大学 2011
[5]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高潮阶段研究(1968-1973)[D]. 陈文.福建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96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696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0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