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国际战争视域下的军事技术异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15:20

  本文关键词:国际战争视域下的军事技术异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技术作为人类理性与智慧至臻至善的结晶,长久以来被视为能为人类社会带来普遍福祉的存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异化现象开始日益突显。军事技术作为技术的重要分支,由于其应用于战争的特殊性质致使军事技术异化后果尤为严重。核时代的来临已然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至此,军事技术异化现象达到极致。因此,对军事技术异化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为具体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军事技术异化,本文首先对技术、异化等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再综合各学派关于技术异化的阐释得出技术异化概念,进而推导出军事技术异化概念。其次,基于军事技术具有技术与军事双重特性,所以对其异化成因之探寻应从这两方面入手。从技术层面看,由军事技术自然属性造成的异化无法避免,而由其社会属性所致的异化是可弱化的,而社会属性导致的异化可归结为非合目的性的国家战略文化。从军事层面看,由于军事技术的应用领域在于战争,所以战争根源也是其异化原因。再次,引发军事技术异化的双重根源——非合目的性的战略文化与战争根源均属于国际关系学研究范畴,利用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派关于战略文化的不同侧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社会建构主义最有利于指导国家形成合目的性的战略文化,并能有效抑制战争根源,从而弱化军事技术异化。最后,对弱化军事技术异化的最佳途径——社会建构主义进行哲学审思,鉴于建构主义的理论渊源及自身的反理性主义原则、反物质主义原则均具有一定的人本主义回归色彩,所以社会建构主义是一种人本主义回归理论。由此可见,人本主义回归是弱化军事技术异化在理论上及具体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上均要把握的核心原则。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相关资料研读分析,形成对军事技术异化相关理论的基本认识。其次,将科技哲学与国际关系学相结合,进行对异化解决途径的研究。同时用比较分析法将国际关系学三大理论从不同侧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弱化军事技术异化的最优解决之道。
【关键词】:技术异化 军事技术异化 社会建构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E9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目的12
  • 1.2 研究的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13
  • 1.2.2 现实意义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3-20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13-17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17-20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20-23
  • 1.4.1 主要研究内容20-21
  • 1.4.2 研究方法21
  •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21-23
  • 第2章 军事技术异化相关理论概述23-40
  • 2.1 技术的本质23-25
  • 2.1.1 技术的词源23-24
  • 2.1.2 技术的概念24
  • 2.1.3 技术的本质之探究24-25
  • 2.2 异化理论25-28
  • 2.2.1 异化的词源26
  • 2.2.2 异化的概念26-27
  • 2.2.3 异化理论之研究27-28
  • 2.3 技术异化理论28-32
  • 2.3.1 技术异化理论的历史沿革29-30
  • 2.3.2 技术异化理论之概述30-32
  • 2.4 军事技术32-34
  • 2.4.1 军事技术的内涵32-33
  • 2.4.2 军事技术的发展33-34
  • 2.5 军事技术异化34-39
  • 2.5.1 军事技术异化的内涵34-36
  • 2.5.2 军事技术异化的表征36-39
  • 2.6 本章小结39-40
  • 第3章 军事技术异化形成原因分析40-54
  • 3.1 技术异化的形成原因40-47
  • 3.1.1 技术二重性的理论渊源40-41
  • 3.1.2 技术的自然属性41-42
  • 3.1.3 技术的社会属性42-44
  • 3.1.4 基于技术的自然属性探寻技术异化的形成原因44-45
  • 3.1.5 基于技术的社会属性探寻技术异化的形成原因45-47
  • 3.2 军事技术异化的形成原因47-52
  • 3.2.1 从技术角度探究军事技术异化形成原因47-49
  • 3.2.2 从军事角度探究军事技术异化形成原因49-51
  • 3.2.3 军事技术异化成因之实例论证51-52
  • 3.3 本章小结52-54
  • 第4章 军事技术异化的弱化54-64
  • 4.1 国际关系理论概述54-56
  • 4.1.1 国际关系与国际关系学54-55
  • 4.1.2 国际关系理论的沿革55-56
  • 4.2 弱化军事技术异化途径之辨析56-60
  • 4.2.1 三大理论之无政府性的比较56-57
  • 4.2.2 三大理论之国家身份的比较57-59
  • 4.2.3 三大理论之利益观的比较59-60
  • 4.3 军事技术异化的弱化途径60-63
  • 4.3.1 弱化军事技术异化的途径——社会建构主义60-61
  • 4.3.2 社会建构主义对战争根源的弱化作用61
  • 4.3.3 社会建构主义的内化61-63
  • 4.4 本章小结63-64
  • 第5章 对军事技术异化弱化的哲学审思64-72
  • 5.1 社会建构主义的哲学理论源起探析64-67
  • 5.1.1 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对社会建构主义的影响64-65
  • 5.1.2 语言哲学对社会建构主义的启示65-66
  • 5.1.3 康德哲学对社会建构主义的架构66-67
  • 5.2 人本主义回归下的军事技术异化的弱化67-70
  • 5.2.1 社会建构主义的反理性主义原则67-68
  • 5.2.2 社会建构主义的反物质主义原则68-69
  • 5.2.3 基于人本主义回归的军事技术异化的弱化69-70
  • 5.3 本章小结70-72
  • 结论72-73
  • 参考文献73-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7-78
  • 致谢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义;曹兴江;;技术风险的追问与反思——由日本核辐射引发的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黄琪轩;;战争的起源:研究层次的多样性[J];国际论坛;2011年02期

3 李开盛;胡贵生;;民族复兴背景下当代中国的国家身份选择[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0年01期

4 肖f^;;冲突与战争的根源:三种主流国际战争观的分歧及其比较[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5 李曦珍;楚雪;王晓刚;;媒介是人的进化式延伸——达尔文“进化论”视阈下的麦克卢汉“延伸论”透视[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6 王瑜;;论康德文化的非现实性与现实性[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7 伍玉林,杨淑艳;科学的历程: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统一[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张春艳;郭岩峰;;霍克海默工具理性批判思想探究[J];理论月刊;2010年12期

9 夏劲;项继光;;埃吕尔与温纳的技术自主观比较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03期

10 张云雷;;权力、道德与永久和平——汉斯·摩根索国际政治思想再阐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国际战争视域下的军事技术异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71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2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