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残疾人联合会“电子保姆”居家安养项目实践报告
本文关键词:长春市残疾人联合会“电子保姆”居家安养项目实践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老龄化人口逐步增多,居家安养的方式开始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空巢家庭比例的增大,残疾人居家安养的特点日益表现出强大的优越性,符合我国城市老年残疾人服务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城市老年残疾人居家安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了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等方法进行论证。首先,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了在现阶段,研究我国城市残疾人居家安养模式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其次,分析了国外几个典型国家和国内若干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年残疾人服务模式,从思想观念、经济实力、文化传统等方面阐述了中外城市残疾人居家安养模式的差异所在,从差异之中看到我国城市残疾人居家安养模式的优势和急需克服的不足之处。从而说明我们应该而且可以在借鉴国外养老模式成功实例的基础上,构建出符合中国城市发展实情的现代城市残疾人居家安养模式。最后,本文以长春市“电子保姆”残疾人居家安养项目为例,该项目是通过为老年人提供统一的服务热线以及老人手机等“电子保姆”智能通讯终端,全天候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支援、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等残疾人残疾人居家安养服务项口的综合服务系统。通过分析该项目在具体实施与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对策或建议。通过对于长春市“电子保姆”居家安养模式的实证分析,以期能够对我国的老年残疾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居家安养 人口老龄化 养老模式 电子保姆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6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2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1.1.1 课题研究背景7
- 1.1.2 课题研究意义7-8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8-11
- 1.2.1 国内居家安养应用方法8-10
- 1.2.2 国外残疾人 (老年人)问题研究10-11
- 1.3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11-12
- 第二章 “老年 残疾人居家安养”理论 综述12-16
- 2.1 老年残疾人居家安养相关概念12-13
- 2.1.1 老龄化中的残疾人12
- 2.1.2 老年残疾人居家安养12-13
- 2.1.3 社区服务功能13
- 2.1.4 城市社区残疾人13
- 2.2 主要的理论研究基础13-16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13-14
- 2.2.2 福利多元化理论14-16
- 第三章 长春市“电子保姆”残疾人居家安养服务现状16-27
- 3.1 老年残疾人需求和主要服务分析16-18
- 3.1.1 老年残疾人日常照顾类服务需求调查与评估16-17
- 3.1.2 老年残疾人医疗健康类服务需求调查与评估17-18
- 3.2 长春市“电子 保姆”服务现状与存在问题实例分析18-25
- 3.2.1 服务方经费不足, 服务团队质量不高19-20
- 3.2.2 老年残疾人需求与服务匹配度低20-22
- 3.2.3 监管与需求分析调研不足22-25
- 3.3 社工资源整合方法25-27
- 第四章 长春市“电子保姆”残疾人居家安养项目发展建议27-31
- 4.1 鼓励社会参与27-28
- 4.1.1 非营利性组织27-28
- 4.1.2 营利性组织28
- 4.2 建设完善的老年残疾人居家安养评估机制28-29
- 4.2.1 建立老年残疾人需求的评估体系28-29
- 4.2.2 建立居家安养服务质量监督机制29
- 4.3 实现长春市“电子保姆”居家 安养服务队伍专业化29-31
- 4.3.1 健全教育培训机制29
- 4.3.2 完善服务人员选拔任用制度29-30
- 4.3.3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30-31
- 第五章 总结31-32
- 致谢32-33
- 参考文献33-36
- 作者简介3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贺福年;;助老服务员谢师傅的一天[J];社区;2008年07期
2 高峰;;给老人贴心的“电子保姆”[J];社区;2011年22期
3 ;亮点2 依托社区创新实践提升服务实效[J];社区;2011年11期
4 ;信息集萃[J];山西老年;2011年04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扬;“电子保姆”将走入寻常百姓家[N];中国社会报;2010年
2 苑广阔;“电子保姆”让夕阳更红[N];大连日报;2012年
3 记者 马钦麟;我区2.7万老人有了“电子保姆”[N];宁夏日报;2013年
4 记者 王炳坤 丁静 周婷玉;“电子保姆”流行——是“狼”来了还是“你”走了[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5 本报记者 薄小波;智慧养老:“电子保姆”全天候关护[N];文汇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沈轶伦;电子保姆“私人订制”养老服务[N];解放日报;2014年
7 通讯员 朱润胜 记者 吴永哲;港城19户残疾人家有了“电子保姆”[N];河北日报;2006年
8 记者 朱润胜;港城残疾人有了“电子保姆”[N];秦皇岛日报;2006年
9 ;电视电脑充当儿童的“电子保姆”,害莫大焉[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通讯员 李永利 记者 郭伟;1.9万户社区居民有了“电子保姆”[N];河北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思洋;长春市残疾人联合会“电子保姆”居家安养项目实践报告[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长春市残疾人联合会“电子保姆”居家安养项目实践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7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