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上楼”老年人生活空间剥夺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7 17:45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居住方式逐渐由院落式向楼宇式发展,农村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空间发生较大变化,农村老年人的家庭代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正经历着空间重塑。本研究主要在社会空间视角下,对农村“上楼”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剥夺现象进行研究,从理论方面补充了在社会空间视角下对于农村“上楼”老年人代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研究;在现实方面通过深入分析生活空间剥夺对于老年人代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挤压以及老年人身份边缘化的问题,试图给予农村老年人更多的人文关怀。本次调研主要运用个案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两种研究方法,选取位于L县C村的C社区,通过判断抽样选取C社区中属于C村并且在上楼后与子代共同居住的60周岁以上的22位老年人作为访谈对象,分别进行了摸底调查、访谈、补充调查三次调查,为论文写作奠定了资料基础。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通过将“上楼”后的生活空间与“上楼”前的生活空间进行对照调查,发现出于理性考量及家庭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老年人“上楼”生活后,与子代共同居住,居住空间发生内缩,家庭权力和空间话语权下移,老年人以寄居者的身份在家庭中生活,在家庭中的生活空间出现自愿“被剥夺”的现象,生活压力更加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视角的操作化处理
1.3.2 研究框架
1.4 概念界定
1.4.1 “上楼”老年人
1.4.2 生活空间剥夺
1.4.3 “村改居”社区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传统C村老年人生活空间安排
2.1 C村概况
2.2 C村传统居住空间安排与代际交往状况
2.2.1 家庭居住安排
2.2.2 私人性与开放性结合的院落
2.3 C村传统公共生活空间利用
2.3.1 生活性公共空间利用
2.3.2 精神文化性公共空间利用
第三章 生活空间剥夺与重构
3.1 居住模式的变化
3.1.1 生活空间的内缩
3.1.2 门的规训
3.2 公共生活空间的挤压
第四章 空间-区隔形成机制
4.1 家庭空间再生产
4.1.1 空间剥夺的“自愿性”
4.1.2 家庭代际空间张力弱化
4.2 公共空间的区隔
4.2.1 交往空间生产主体的强目的性
4.2.2 交往空间的强功能性
4.3 农村“上楼”老年人心理空间的边缘化
第五章 农村“上楼”老年主体视角下空间剥夺的后果
5.1 权力困境与老年贫困
5.2 社区融入困难
5.3 老年主体“缺位”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6.1 政府方面
6.1.1 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6.1.2 交往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同步再造
6.2 社区方面
6.2.1 找准职能定位
6.2.2 发展老年非正式组织
6.2.3 组织各类社区活动
6.3 家庭方面
6.4 个人层面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11035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视角的操作化处理
1.3.2 研究框架
1.4 概念界定
1.4.1 “上楼”老年人
1.4.2 生活空间剥夺
1.4.3 “村改居”社区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传统C村老年人生活空间安排
2.1 C村概况
2.2 C村传统居住空间安排与代际交往状况
2.2.1 家庭居住安排
2.2.2 私人性与开放性结合的院落
2.3 C村传统公共生活空间利用
2.3.1 生活性公共空间利用
2.3.2 精神文化性公共空间利用
第三章 生活空间剥夺与重构
3.1 居住模式的变化
3.1.1 生活空间的内缩
3.1.2 门的规训
3.2 公共生活空间的挤压
第四章 空间-区隔形成机制
4.1 家庭空间再生产
4.1.1 空间剥夺的“自愿性”
4.1.2 家庭代际空间张力弱化
4.2 公共空间的区隔
4.2.1 交往空间生产主体的强目的性
4.2.2 交往空间的强功能性
4.3 农村“上楼”老年人心理空间的边缘化
第五章 农村“上楼”老年主体视角下空间剥夺的后果
5.1 权力困境与老年贫困
5.2 社区融入困难
5.3 老年主体“缺位”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6.1 政府方面
6.1.1 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6.1.2 交往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同步再造
6.2 社区方面
6.2.1 找准职能定位
6.2.2 发展老年非正式组织
6.2.3 组织各类社区活动
6.3 家庭方面
6.4 个人层面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11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81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