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缺陷与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面对未成年人犯罪日趋成人化、规模化、低龄化、手段多样化的特点,暴利犯罪、团伙犯罪增多,涉及罪名不断扩大,犯罪后果更加严重的现实情况,司法实践部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已经开始积极探索与之相配套的各项法律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性保护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努力实现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保护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新刑诉法在总结司法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正式入法。并严格限定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正式确立,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的不起诉制度。但立法规定与理论界、实务界的预期尚有较大差距,与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实践探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涉及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适用不足、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的监督考察机制不完善等内容,通过对以上实践中存在问题的不断探索,使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深层理论与实践经验有效对接,为司法实践提供具有参考意义或者指导价值的理论依据与运行机制。本文通过四个部分来具体阐述,第一部分主要涉及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基础理论,阐述相关概念以及与其他不起诉制度的区别与联系;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外国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相关规定,通过与我国的分析比较,借鉴外国优秀的实践经验,在实践的不断探索中充实我国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第三部分对我国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得出结论。第四部分主要解决第三部分提出的问题,列出对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议和完善措施。
【关键词】:未成年人 附条件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5;D925.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第一章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基础理论8-18
- 第一节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涵义8-12
- 第二节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主要内容12-13
- 第三节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与其他不起诉制度的比较13-18
- 第二章 国外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比较分析18-23
- 第一节 美国的缓起诉制度18
- 第二节 德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18-20
- 第三节 日本的起诉犹豫制度20-21
- 第四节 我国与域外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比较21-23
- 第三章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缺陷分析23-29
- 第一节 适用前调查评估不足23-24
- 第二节 所附条件难以确定和统一24-25
- 第三节 未成年人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不够25-26
- 第四节 考察帮教制度不完善26-27
- 第五节 监督救济机制不完善27-29
- 第四章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完善29-39
- 第一节 完善社会调查制度在附条件不起诉中的运用29-31
- 第二节 规范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所附义务31-33
- 第三节 规范未成年刑事案件被害人的权益保护33-35
- 第四节 完善多元化的帮教措施35-37
- 第五节 完善监督救济机制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红;浅议进一步完善不起诉制度[J];沈阳干部学刊;2005年02期
2 陈小平;;刑事不起诉制度的比较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陈艳恩;;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J];学术界;2008年06期
4 孙岳芳;;不起诉制度刍议[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10期
5 都兴宇;赫英龙;;试论和解不起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J];法制与社会;2009年11期
6 冯丽敏;;浅谈如何完善不起诉制度[J];改革与开放;2010年12期
7 高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侯菲菲;;试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之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0年06期
9 曹松根;陈倩倩;周龙俊;;我国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必要性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29期
10 刘浪;景孝杰;;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黎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配套机制构思[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特别程序与检察监督[C];2012年
2 文建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特别程序与检察监督[C];2012年
3 林楠;;理性运用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论法治思维下的议附条件不起诉制度[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C];2013年
4 邓敏波;钟向芬;;浅议我国不起诉制度中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1辑)[C];2006年
5 王鸿杰;朱珊珊;;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与检察工作应对[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特别程序与检察监督[C];2012年
6 汪少鹏;;刑事诉讼不起诉制度理论与实务中的几个问题[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李维国;郭杰;;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标准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张磊;;检察机关未成年人不起诉制度构建[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张利兆;;从刑事和解视角对我国不起诉制度的审视[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泰州市高新区检察院 马明明;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机制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13年
2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 郭斐飞;附条件不起诉义务规定的衡量与适用[N];检察日报;2013年
3 黄海英 潘芳芳;不起诉制度的实践完善[N];江苏法制报;2014年
4 秦颖 张格;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14年
5 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 杨登科;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所体现的价值取向[N];法制生活报;2014年
6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张钦利;从三方面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N];检察日报;2014年
7 赵燕;《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评介[N];检察日报;2001年
8 华东师大法律系教授 蒋德海;再谈“暂缓不起诉”违法[N];社会科学报;2003年
9 张建升;改革和完善不起诉制度[N];检察日报;2007年
10 省检察院 吴亚峰;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势在必行[N];江苏法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识;不起诉制度论[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兰秋;刑事不起诉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马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楠;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申欣;刑事不起诉制度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明;论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D];河南大学;2011年
4 荣青;论不起诉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邸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陈琳;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汪益;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琰;论存疑不起诉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9 栗宁;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10 王凝寒;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比较与我国的制度完善[D];河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缺陷与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88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