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省县与盟旗并存”问题研究(1928-1936)
发布时间:2024-03-11 05:27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内部政治派系错综复杂,加以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内外局势复杂,面临着繁重的国家整合任务。于是,改建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成为推进国家整合的重要措施。从1920年代末期开始在内蒙古地区改省置县,形成“省县与盟旗并存”局面。省县和盟旗二元行政体制没有相安发展,在政治、经济问题上双方频繁发生纠纷。内蒙古各盟旗代表们屡次向国民政府请愿,保留盟旗制度、保障其自主权益。此背景之下,国民政府召开会议与各盟旗代表讨论如何解决省县与盟旗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且制定方案维护盟旗制度及其权益。中央与民族地方之间的相对平衡关系逐渐被打破,开始围绕“省县与盟旗并存”问题而展开互动,也是中央与民族地方之间的博弈和妥协过程。1928-1936年期间,南京国民政府与内蒙古各盟旗代表们的互动主要围绕“省县与盟旗并存”问题而展开,内蒙古各盟旗代表们的诉求及国民政府的对策集中体现在这一时段。所以本文1928-1936时期为历史单元,分析“省县与盟旗并存”局面的积极作用及其存在问题,评析南京国民政府的应对和各盟旗代表们的诉求,认识国民政府如何调解省县和盟旗之间的关系,以此适应于国家政治体制转型...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内蒙古地区“省县与盟旗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基础
(一)清中后期在内蒙古地区厅县的增多
(二)北京政府设特别区及县治的增设
(三)南京国民政府省县制的推行
二、国民政府与各盟旗代表“省县与盟旗并存”问题互动的开始
(一)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各蒙旗状况
(二)奉天、长春会议中保留和改良盟旗制度问题的动议
(三)解析两次会议的影响
三、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省县与盟旗并存”法案
(一)各盟旗代表提出保留盟旗权益的诉求
(二)《蒙古盟部旗组织法》法案的出台
(三)分析《蒙古盟部旗组织法》法案
(四)法案颁布后的省县盟旗实况
四、省制模式下各盟旗代表维护盟旗权益诉求的升级
(一)各盟旗代表请愿建立统一机构来保障盟旗制度
(二)中央与地方代表的商谈及涉及要点
(三)《蒙古自治办法原则》的制定及实施
五、评议“省县与盟旗并存”格局
(一)对民族国家整合的影响
(二)体现现代民主国家政治因素
(三)传统治蒙政策的延续
(四)掺杂地方势力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25893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内蒙古地区“省县与盟旗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基础
(一)清中后期在内蒙古地区厅县的增多
(二)北京政府设特别区及县治的增设
(三)南京国民政府省县制的推行
二、国民政府与各盟旗代表“省县与盟旗并存”问题互动的开始
(一)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各蒙旗状况
(二)奉天、长春会议中保留和改良盟旗制度问题的动议
(三)解析两次会议的影响
三、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省县与盟旗并存”法案
(一)各盟旗代表提出保留盟旗权益的诉求
(二)《蒙古盟部旗组织法》法案的出台
(三)分析《蒙古盟部旗组织法》法案
(四)法案颁布后的省县盟旗实况
四、省制模式下各盟旗代表维护盟旗权益诉求的升级
(一)各盟旗代表请愿建立统一机构来保障盟旗制度
(二)中央与地方代表的商谈及涉及要点
(三)《蒙古自治办法原则》的制定及实施
五、评议“省县与盟旗并存”格局
(一)对民族国家整合的影响
(二)体现现代民主国家政治因素
(三)传统治蒙政策的延续
(四)掺杂地方势力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25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92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