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百年炮火中的未竟之学——对民国时期国际关系研究与教学的回溯

发布时间:2017-05-25 17:29

  本文关键词:百年炮火中的未竟之学——对民国时期国际关系研究与教学的回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者凭借史料,并参考、评价和补充既有学术史研究成果,对民国时期的国际关系学进行回溯。作者首先聚焦学术著作、教材和大学课程设置,认为民国时期国际关系学形成于国际关系史学和国际法学的基础之上、并逐渐朝多元化发展的过程演进,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科是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其次,文章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期刊发表外交论文情况,以《外交月报》与《外交评论》为考察对象,重点探讨了民国学者在外敌压境下,放眼国际形势、关注国际格局、思考中国问题,在舆论界发出学术界的声音,尝试以智识指导舆论。国际关系学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在百年炮火之下,国人眼界逐步放宽,学界亦秉持务实的精神,为实现"中国之自由与平等",从被动学习到主动研究,从了解世界到救亡图存,在西学与中学交汇、政治与公众之间寻求自身的平衡点。百年前的未竟之学,要求我们对整个国际关系加以深入的研究,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国际关系学。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国际关系学 民国 学术史
【分类号】:K258
【正文快照】: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关系学①发展迅速,然而对其在民国时期的学术史却少有系统、全面的研究。回首百年,清朝瓦解、民国草创,亿万国民命途多舛,在千年变局与重重国难下,无数仁人志士于“启蒙”和“救亡”中求索自强的真理。孙中山先生遗嘱中“中国之自由平等”,需要中国在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宝煦;中国政治学百年历程[J];东南学术;2000年02期

2 何勤华;;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的诞生与成长[J];法学家;2004年04期

3 陈迎春;;抗战时期的中国外交学研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邹磊;;“先秦国际法”研究与中国“世界图景”的重建——从丁韪良到陈顾远[J];国际观察;2009年03期

5 资中筠;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J];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Z6期

6 毛维准;;民国时期的国际关系研究[J];国际政治科学;2011年02期

7 梁守德;中国国际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一种审视:对学科分支领域的快速扫描(上)[J];教学与研究;2006年09期

9 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一种审视:对学科分支领域的快速扫描(中)[J];教学与研究;2006年10期

10 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一种审视:对学科分支领域的快速扫描(下)[J];教学与研究;2006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向民;民国政治与民国政治学[D];复旦大学;2005年

3 朱梅光;近代中国外交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琼;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军;蒋廷黻的外交史观[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2 李斌;试析北洋政府修约外交的特点[J];安徽史学;2002年01期

3 王存奎;略论中国近代外交思想中的均势观[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4 马建标;北洋政府时期社会舆论中的外交系[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5 任云仙,牛杰;清末报刊评论与中国外交论析[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6 黄蕾;;陈衡哲史学成就论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刘彬;李鸿章外交思想评析[J];北方论丛;2000年03期

8 张越;五四时期的中西史学交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9 刘北成,郭小凌,蒋重跃;建设中国的世界史学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王晓秋;加强贯通古今中外的历史研究——发展中外关系史学科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永佶: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N];光明日报;2000年

2 宋健;百年接力留学潮[N];科技日报;2003年

3 俞可平;中国政治学百年回眸[N];人民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青;晚清之“西政”东渐及本土回应[D];复旦大学;2005年

2 罗珍;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知识界外交思想研究-1931-1945[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军;王芸生的日本观及现代化思想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新建;;官方参与与国家行为——民国早期“歌谣运动”中的学、政关系[J];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03期

2 王天奖;;民国时期河南“土匪”略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3 王正元;民国时期的"夏时制"[J];钟山风雨;2003年01期

4 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2006年02期

5 柯伟林;朱适;陈红民;;关于民国时期中国国际化问题的新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印少云;;国民外交运动与民国外交现代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7 曹风雷;;20世纪30年代前期的河南造林运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8 付广华;;民国时期新桂系政权的民族观述论[J];桂海论丛;2007年06期

9 孙静;刘嘉;;浅析民国土匪赖以生存的社会关系——以湘西地区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张绪忠;;试论民国浙江禁烟运动的发展阶段——仅以1912—1935年为考察对象[J];黑龙江史志;2008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沛;;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2 赵英兰;;民国社会病态与弱势民众生活述略[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敖文蔚;;民国时期土匪成因与治理[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4 王印焕;;民国时期冀鲁豫农民的离村与人口近代化[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李云峰;袁文伟;;民国时期的西北土匪与乡村社会危机[A];近代中国的城市·乡村·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史瀚波;;民国时期专业银行职员社会及教育背景研究[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卷)[C];2002年

7 森纪子;;民国时期尊孔运动的两条路线[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卷)[C];2002年

8 要振生;;民国时期私立学校的发展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8)——中国民办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霍启昌;;重视对香港澳门民国时期历史的研究[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卷)[C];2002年

10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香;学界反馈力量大《民国时期社会调查》出《续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张艳华 章慕荣;民国时期的一场中外香烟大战[N];团结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高志全;王宠惠:民国第一位法学家[N];东莞日报;2011年

4 湖南省桃源县审计局 李云飞;民国时期湖南省的县级审计[N];中国审计报;2009年

5 黄美真;完整展现民国史风貌[N];人民日报;2006年

6 谢世诚 伍野春 华国梁;民国时期的体育节[N];法制日报;2000年

7 陈郑煊;民国时期使用的货币[N];闽南日报;2005年

8 陈清筌;怀想那些消逝的名字[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姜澎;吴景平:故纸堆中还原民国历史[N];文汇报;2011年

10 沈涛;民国时期自贡的禁赌[N];自贡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晓峰;民国宪法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苏新留;民国时期水旱灾害与河南乡村社会[D];复旦大学;2003年

6 汪巧红;民国时期湖北的新县制研究(1939-1949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黎霞;负荷人生:民国时期武汉码头工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向文;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春英;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以1928—1949年川康地区县政整改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10 袁文伟;民国时期西北土匪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4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程慧;中华国民拒毒会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现华;民国时期杭州典当业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王宁宁;民国时期赌徒群体透视[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秀惠;民国时期福建大刀会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赵林凤;民国时期江苏农村金融变动的探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0 卢艳香;民国时期青海省人口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百年炮火中的未竟之学——对民国时期国际关系研究与教学的回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94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9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