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络权力及其在对外政策中的运用
本文关键词:美国网络权力及其在对外政策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网络也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关系的一个重要变量,对网络权力的争夺将是未来国家间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之一。随着当代权力基础由物质向知识和信息的转变,网络权力的二重性,即“网络软权力”与“网络硬权力”相结合的性质不断显现。可以说,网络权力是新技术条件下权力在维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如何将其投射到一国对外政策的运用之中事关国家利益的实现。在这一点上,美国是先行者。凭借其所掌握的包括网络技术优势及网络规则的话语权在内的网络权力基础优势,美国通过历届政府的不断整合形成了当前奥巴马政府综合全面的强势网络权力运用思维。分析美国网络权力的构成及其在对外政策中的运用可以为中国强化自身网络权力基础的建设和构筑网络权力在对外政策中的运用战略提供重要的借鉴。 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权力”概念的界定分析美国网络权力的主要构成及其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运用,并对美国网络权力运用的效果和中国的应对之策做出初步阐述。本文认为,当代国际关系的争夺依然是权力资源的争夺。在新技术条件下,对网络权力的争夺是国家间权力博弈的具体表现。网络权力作为国际关系中传统“权力”概念的拓展并未改变权力的本质,但网络权力软硬复合的双重特征愈加明显,特别是网络软权力强化了未来权力塑造作用在一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美国凭借其所掌握的具有优势地位的网络权力“硬件”和“软件”,通过历届政府对网络权力资源的整合,形成了具有攻击性的综合全面的网络权力运用思维,特别注重权力塑造机制的实现。总之,美国作为权力守成大国,意图牢牢掌控网络这一新技术变革所能带来的强大的政治支配能力以及由此转化而来的巨大的权力,维护美国的战略安全和国家利益,推行美国的政治价值观。不管美国的具体对外政策实践如何变动,其动机和期望目标都是紧紧围绕这一主线而动。对于美国对外政策中网络权力运用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中国应当在强化网络物质基础和制定网络大战略两方面应对美国对华网络权力的运用。 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国际关系基本理论阐发开来,以“权力”为核心,从国际关系不同的理论流派对权力的假设出发,初步探讨“网络权力”概念的界定,概述一国对外政策中网络权力所要实现的一般性目标和运用方式。第二部分则主要论述美国网络权力的构成,这是分析美国现实网络权力发挥效用的重要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对美国网络策略的梳理,弄清美国网络权力运用思维的变化,并结合之前对网络权力概念的一般性探讨,概括美国网络权力运用的特点,并对美国对外政策中网络权力的运用做出阐述和评价,其中将着重论述美国对华外交中网络权力的运用。
【关键词】:网络权力 对外政策 网络自由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71.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目录11-13
- 导论13-20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3-15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5-18
- 三、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18-20
- 第一章 “网络权力”概念的界定20-34
- 一、两个相关概念的界定21-23
- 1. 网络21-22
- 2. 网络空间22-23
- 二、“网络权力”的概念23-30
- 1. 网络“软权力”与“硬权力”23-27
- 2. “网络权力”的来源27-28
- 3. “网络权力”的特点28-30
- 三、对外政策中的网络权力30-34
- 1. 对外政策中网络权力所要实现的目标31-32
- 2. 对外政策中网络权力运用手段和方式32-34
- 第二章 美国网络权力的构成34-43
- 一、网络权力的“硬件”构成34-37
- 1. 网络技术34-35
- 2. 网络高科技公司35-36
- 3. 网络科技人才36-37
- 二、网络权力的“软件”构成37-43
- 1. 网络语言37-38
- 2. 网络技术标准38-40
- 3. 网络立法40-42
- 4. 网络信息控制42-43
- 第三章 美国对外政策中网络权力的运用43-56
- 一、美国网络权力运用思维的转变——从克林顿政府到奥巴马政府43-47
- 1. 克林顿政府时期44
- 2. 布什政府时期44-45
- 3. 奥巴马政府时期45-47
- 二、美国对外政策中网络权力运用所呈现的特点47-52
- 1. 网络软权力和硬权力并重,特别注重软权力塑造机制48-50
- 2. 注重政企合作,“网络空间军工复合体”逐步形成50-51
- 3. 对外政策中鼓吹“网络自由”,将网络问题政治化51-52
- 三、美国对华外交中网络权力的运用52-54
- 四、美国对外政策中网络权力运用的初步评价54-56
- 结语56-59
- 参考书目59-65
- 后记65-6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资姿;网络伦理与既有伦理的差异与联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刘小彪;全球化下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J];阿拉伯世界;2002年02期
3 宋庚一;美国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形象建构——以《时代》周刊个案为例[J];阿拉伯世界;2004年02期
4 姜丽丽 ,周士新;浅析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根源[J];阿拉伯世界;2004年06期
5 王勇辉;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J];阿拉伯世界;2005年06期
6 张军;论网络道德失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赵俊;;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的回归[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何芳川;;21世纪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李艺英;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晋文;万伟伟;;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三观”建构的影响分析与对策思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郑s
本文编号:433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433435.html